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 【基础训练】 1.下列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原是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 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是基本的社会组织 D.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2.进攻中原并曾对宋都东京造成威胁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和西夏B.契丹和女真 .西夏和女真D.女真和蒙古 3.下列事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 .靖康之变D.宋金议和 4.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和宋金议和的共同点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况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辽和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积贫积弱B.政治腐败 .战略失误D.士气不振 6.岳飞《满江红#8226;怒发冲冠》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B.契丹统治者 .党项统治者D.女真统治者 7.“外青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南宋都城杭州的繁华 B.西湖景色的秀丽迷人 .统治者的腐败和苟且偷安 D.人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8.岳飞抗金得到人民尊重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 A.岳家军纪律严明B.岳飞与秦桧势不两立.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D.岳飞忠君爱国 9.宋金和议后,金迁都燕京主要是为了 A.进攻南宋 B.统治黄河流域 .抵抗蒙古 D.镇压北方义军 10.1141年宋金议和后,南宋控制的地区与下列哪些少数民族政权相邻 西夏 蒙古 金 大理 A.B. .D. 【真题演练】 1.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 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 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述怀 (宋)李纲 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 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四方? 中原夷狄相盛衰,圣哲从只自强。 诗中的 (1)胡骑指什么?(1分) (2)退避指朝廷的什么政策?(1分) (3)中原指什么地方?(1分) (4)李纲为何如此述怀,渴望自强?(3分) 3 (32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明,以华夏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8226;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8226;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人同伦”。 材料二:会宁(黑龙江阿城)及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8226;世宗纪》 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矣,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化。(9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10 分) (4)简述从中华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 4(07全国I)40 (2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1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历史风云网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南之燕”。11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大金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 第五 第五节 金的建立和宋金和战(同步) 【基础训练】 一、1.A 2.B 3. 4.D .B 6.D 7. 8. 9.B 10.B 【真题演练】 1、B 2、答案: (1)金兵(1分);(2)求和或投降(1分);(3)河南省一带或黄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