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基础——陈亚东——第三章分子结构2.ppt

大学化学基础——陈亚东——第三章分子结构2.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化学基础——陈亚东——第三章分子结构2

电子对数目:5,6 价电子对数目与分子构型 甲烷 [PF6]- 氨 水 ClF3 三种构型 选择 [ClO4]– NO2 适用性与局限性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 Predicts the shapes of molecules ? Works very well for octets and for “expanded octets” (2nd and 3rd row elements) ? Doesn’ t work at all for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too many groups and electrons to allow the use of sterics alone 不能说明成键原理和键的相对稳定性 分子轨道图(a) 和分子轨道能级图(b) b)多原子分子而言,通常取键解离能的平均值为键能 H2O(g)→HO(g) D1=499 kJ·mol-1 HO(g)→O(g)+H(g) D2=429 kJ·mol-1 2. 键长 分子中两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称为键长 单键、双键、叁键的键长依次减小,键能依次增大 键长 / pm 键能 / kJ·mol-1 C - C 154 345.6 C = C 133 602.0 C ? C 120 835.1 3.键角 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键级愈大,键能愈大,键长越短,键越稳定 实验测得:苯中C-C的键长均相等,为139pm. 介于C=C 键长(133pm) 和 C-C键长( 154pm )之间。 6.离域π键 ( 大?键) 问题: ?键是如何形成的? 1) 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或d轨道,或p, d轨道) 大?键的形成条件: 按n和m的大小关系,可将离域π键分成三种类型。 a)正常离域π键m=n , p轨道数目与p电子数目相等 苯(C6H6) 2) 参与成键的电子数目(m)小于轨道数目(n)的2倍。记作 分子是折线型 b)多电子离域π键mn,即p轨道数少于p电子数。 c)缺电子离域π键mn,π电子数少于p轨道数。 . 6s2 6p0 HgCl2分子的成键过程: 不存在?34, 大?键。6p 与 3p轨道能量相差太大 3) 形成大? 键的原子轨道能量应相近。 激发 SP杂化 6s1 6px1 6py0 6pz0 (sp)1 (sp)1 6py0 6pz0 Cl: 3px1 3py2 3pz2 Cl: 3px1 3py2 3pz2 HgCl2的成键过程: ? 大?键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⑴ 使分子稳定性增加 苯: ?66 BF3 : ?46 大?键的形成产生离域效应 ⑵ 酸碱性改变 RCOOH 酸性大于ROH 因为:RCOO- 中存在?34, 大?键。H+易作为质子 酸电离。例:苯酚, ?78 ;酰胺的碱性比胺 弱,是由于氮原子上孤对电子参与了?34大 ?键的形成。 ⑶ 化学反应活性的变化 例:CH2 = CH-Cl 中的Cl的反应活性不及 CH3- CH2-Cl 中的Cl的反应活性。由于在 CH2 = CH-Cl 中, Cl 参与了大?键的形成 ⑷ 其他性质的差异: CH2 = CH- Cl 的极性小于CH3- CH2-Cl 。 大?键的形成 对导电性,颜色也有影响。 有大?键的物质一般会带有颜色 问: 为什么E( ?* ) E( ? )? 概率密度: 组合前: ?a2+ ?b2 组合后: ?Ⅰ2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