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浓海水提钾技术应用研究进展-中国脱盐
浓海水提钾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熊婧慧,李娜,赵国萍
浙江东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海水淡化工业化规模日益扩大,其副产物浓海水的合理处置受到人类的广泛关注,其中
浓海水提钾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浓海水提钾技术的重要意义、国内外提钾技
术,简要介绍了我国浓海水提钾技术工业化发展现状,并对其工业化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对
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字:浓海水;海水淡化;钾资源
前言
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开发利用海水资源,建设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
解决淡水紧缺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其副产品浓海水的处置问题严重阻碍了海水淡化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浓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盐、镁、钾和溴等资源,由此提取这些重要资源,比直接从海水中提取,
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环境优势。
钾作为农作物生长必需的3 大要素之一,是农业生产和安全的保障性物资。全世界陆地钾矿分
布不均匀,而我国又极为缺乏,现已探明储量4.57 亿,仅占世界储量的2.6%,而且大多以陆湖相沉
积的液体矿为主,世界可溶性钾矿的储存和生产96% 以上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
美国、约旦等少数几个国家,而绝大多数国家钾矿资源贫乏,农业所需钾肥依赖进口,因此,世界
许多沿海国家均把寻求钾矿资源的目光投向了浩渺的大海,开发利用浓海水提钾工艺对弥补钾资源
严重短缺,提高农业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由此可看出浓海水提钾技术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既对反渗透的副产物浓海水进行了有效的
回收利用,有力的保证了海水淡化的可持续发展,还缓解了我国紧缺钾资源的现状,因此,大力发
展此技术意义重大。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作,提出百余种方法,但均因提取成本过
高未能真正实现工业化。因此,浓海水提钾工业化仍然是一项世界性的科学难题。
1 浓海水提钾的重要意义
1.1 海水淡化产业大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淡水占有量为世界水平的1/4,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
口稠密,淡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在陆地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下,海水淡化技术应运而生。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此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遍布全球。国际脱盐协会(IDA )
统计数字表明,到2004 年初,全球脱盐装置的总容量已达 5082 万吨/d ,充分表明海水淡化大发展
时代已经到来。随着海水淡化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其生成的浓水处置问题备受人们关注。虽未见
中小规模海水淡化工程对环境有明显影响的报道,但在大型工程中,特别在封闭海域,高盐度浓水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国家《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我国海水淡化能力2020 年将达
3 3
到250 万m /d-300 万m /d 。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美国膜法海水或苦咸水淡化工业调查表明,日生产能力超过95m2 的淡化
厂中,48%将浓盐水直接排入地表水;23%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13%的工厂浓盐水被重新应用;10%
[1]
通过深井注射排入地下水;剩余6%的工厂通过蒸发池处理浓盐水 。对于浩瀚的海洋而言,其对排
放物的接纳能力并非是无限的,高浓度的浓盐水和淡化过程中引入的化学物质会对排放口周围的海
[2]
洋生物造成伤害,另外浓盐水可能快速沉入海底危害敏感的深海环境 ,因此为维持海水淡化的可
持续发展,必需对浓盐水进一步开发利用,其中提钾技术是一项重要举措。
1.2 钾矿资源短缺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我国钾肥的表观消费量一直以10.7%的速度增长,2007 年达到历史最高峰,为750 万
t (折纯K O ),但是自给率只有30%,进口依赖度高达70%,预计到2020 年,钾盐的对外依存度仍
2
[3]
在 70% 以上 ,如表 1 所示。同时国际钾肥价格的过快增长给国内市场带来了极大影响。我国钾资
源储量短缺,据统计,我国钾资源可利用年度仅为66 年左右,因此亟需寻找新的钾资源。
表1 2004-2010 年上半年我国钾肥供应情况统计表 (折纯万tK O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