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体与用-中国法学网.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的体与用-中国法学网

[文章导读] 近代以来,面对西欧崛起的冲击,传统中国开始向现代国家转型。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 系,这一理论问题始终贯穿于上述过程中,迄今为止尚无定论。尤其是身处全球化浪潮中,当代中国亟须建立一个 适应于新的世界历史处境、适应于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文明形态。有鉴于此,本文作者另辟蹊径,摆脱传统/现 代二分的思维定式,立足于“体”与“用”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试图为中华道体衔接与中国文明转型指 明一条出路。 中国文化的“体”与“用” 胡水君 晚清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总体上是传 即人们会列举传统社会中一些不合时宜的制 统文化遭受冲击和破坏的历史。不过,这一 度和现象 一夫多妻制 女性裹脚等 来反 ( 、 ) 过程中却不乏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努 驳他们 这种批判甚至会不作区分地牵连到 。 力 但在 新文化 的滔天巨浪下 这些 整个传统文化 以致形成钱穆所说的 惟中 , “ ” , , “ 努力并未能挽救中国传统文化风雨飘摇、 为旧,惟西为新,惟破旧趋新之当务”的扭 日趋衰败的历史命运 与它相关的 复辟帝 曲历史观 重新甄别传统文化的 精华 和 。 “ , “ ” 制”、“六亿神州皆尧舜”、“狠斗私心一 糟粕 已成当务之急 “ ” 。 传统文化中是否存在 闪念 等政治文化实践 不仅没能实现道统 在重新兴起的传统童蒙教育中 一些人 ” , , 适应现代社会的积极要 重建和文化复兴 反倒引发社会动荡 激起 就注意到 弟子规 与 三百千千 即 , , 《 》 “ ” ( 素?如果有,如何将其准 时人对传统文化更深的误解和反感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 《 》、《 》、《 》、 确地提炼出来?“冷战” 概言之 近代以来的中国存在着一个明 千家诗 的不同 在清代 曾国藩尤为 , 《 》) 。 , 结束以来,传统文化在中 显而重要的理论问题 传统文化中是否存在 推崇 弟子规 这与当时的体制和观念都 : 《 》, 华大地呈现出持续发展乃 适应现代社会的积极要素 如果有 如何将 很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