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苏联文学的“历史记忆”.doc
简述苏联文学的“历史记忆”
苏联文学的“历史记忆”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苏联文学的“历史记忆”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苏联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人们期望这血与火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愿望。如鲍·瓦西里耶夫的《未列入名册》(1974)、《遭遇战》(1979)、《后来发生了战争》(1984)、《和平,惊叹号》(1985),阿列克茜叶维契的纪实性长篇小说《战争中没有女性》(1984),邦达列夫的长篇小说《岸》(1975),叶甫图申科的诗歌《妈妈与中子弹》(1984),伊萨耶夫的诗歌《第二十五点钟
摘 要:苏联文学的“历史记忆”表现为苏联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创造性地追溯历史,从历史的纵向透视人们当下的存活状况,思索人类的未来发展。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生动地描写出民族实有的历史和虚幻的历史,从中寻求现代人需要的文化精神与道德传统,并在追溯历史时总结了现代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蕴和现实审美作用。“历史记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文学中的大量呈现,既有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渊源,更是苏联作家承载现代人类社会使命使然。
关键词:苏联文学;历史记忆;现实审美性
人与历史的关系,现代与历史的承继关系是苏联文学的重大主题之一。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联文坛,许多著名作家关注人类社会存活境遇,在反映现代现实生活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善于以各种艺术形式追根溯源 ,描写俄罗斯民族实有的、虚构幻化的历史,展现现实的历史,揭示精神的历史。“历史的记忆是无价的遗产,保持与本源的继承性就是用不朽的贮存库保持人民精神的恒量,人民道德的恒量。”① “记忆是创作的第一位的推动因素。”② “历史记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联文学中的大量呈现,既有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渊源,更是苏联作家承载现代人类社会使命使然。苏联作家在深思当下人类所面对的道德困境时,将人类当下的社会行为延伸至历史深处,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反观当下人类所面对的严重理由及未来的命运。本文拟从文学的现实性与艺术性及其历史渊源观照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文学的“历史记忆”现象。
一 “历史记忆”种种
苏联文学的“历史记忆”,表现为苏联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创造性地追溯历史,从历史的纵向透视人们当下的存活状况,思索人类的未来发展。显然,苏联文学的“历史记忆” 不是简单的指生理学、心理学学科体系里的保存印象和回忆贮存库,不是一般作用上的生理学、心理学的概念与现象,而是作家深思现实、揭示未来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蕴含着社会的现实作用和文学审美价值。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往事的追溯已成为作家的一种创作思维,而这又是因现实的推动。“外界的一个微小的刺激也会震动我们的头脑,在我们的意识中出现一系列完整的历史画卷和历史现象。 只有极其深入地回首往事,这种发现才会永远不失其新颖之处。”③苏联文学的“历史记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苏联作家生动地描写民族实有的历史和虚幻的历史,从历史苏联文学的“历史记忆”由.zbjy.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寻求现代人需要的文化精神与道德传统,在追溯历史中总结现代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作家在文学作品中追溯和发掘世代相传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传统,表达人们对传统美好精神与道德的眷恋。面对当今动荡的社会里人们精神与道德的缺失,苏联作家苦苦寻求生命的价值,探索世界和谐的途径,在“半欧半亚”这块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批作家表现出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和对良心道德的坚守,他们追溯和发掘世代相传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传统 ,从古朴的民俗民风中寻求转变现代人精神缺失状况的途径,自觉肩负起拯救人类精神与道德的重任。拉斯普京是具有深厚历史道德观念的苏联著名作家,他创作了在苏联颇具影响的小说《活着,可要记住》(1974)、《告别马焦拉》(1976)和《火灾》(1985)等,在世代相传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传统的发掘中,表现了人们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传统道德良心的苦苦坚守。邦达列夫在小说《人生舞台》(1986)中,呼唤传统道德感的复归,重新树立人类个体的高贵品格。小说主人公克雷莫夫面对社会道德的缺失,为了找回人类那片失落的精神家园,以弥补日益扩大的道德“漏洞”,乘坐直升飞机去寻访古老的普斯克托泽尔斯克,而被遗弃的普斯克托泽尔斯克正如被时代所遗弃的道德信念一样,在偏远的地方独自荒芜着。克雷莫夫最后转而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寻求答案。
显然,呼唤用俄罗斯传统的道德和生活信念挽救深陷道德困境中的人类。契维利钦题为《追忆》的作品追忆历史,旨在激发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怀。别洛夫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创作了反映苏联北方人民生活、探索俄罗斯的农村传统文化的特写集《和谐》,描绘了乡村祥和的生活和农民劳动的场面,力图从传统民俗民风中发掘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苏联文坛这类作品大都谴责现代人精神堕落之现象。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卷.doc VIP
- 5G网络切片计费策略-深度研究.pptx
- 《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肌病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x VIP
- 标准课程HSK4第十三课教案.docx VIP
- GB4789-3-2016大肠菌群计数培养基原理解析.docx VIP
-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完整版).pdf VIP
- 22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 木工课程教学课件.ppt VIP
- 一文读懂《公平竞争审查条例》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山东省网络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考试(网络生态建设与治理·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