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蜀刻本陆宣公文集再探-中国国家图书馆.pdfVIP

宋蜀刻本陆宣公文集再探-中国国家图书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蜀刻本陆宣公文集再探-中国国家图书馆

文津流觞十周年纪念刊【总第 36 期】 宋蜀刻本《陆宣公文集》再探 唱春莲 陆贽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政论家。其著作自宋以来有多种版本流传,现今存世最早的是中 国国家图书馆藏宋蜀刻本《陆宣公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已于 1994 年 9 月据原书版框尺寸 影印出版。全书两册,笔者撰写的《陆宣公文集跋》附于书后,简单介绍了该书著者、内容 及版本情况。前不久,看到有关文章对宋蜀刻本《陆宣公文集》影印说明及后跋所说“二十 二卷本,残存十二卷”提出异议,认为此本应为“全十二卷本”。同时,还对影印本中反映 1 的有关内容阐述了不同看法。 那么,此本到底是十二卷本,还是二十二卷本的残存?抄配 部分及书中钤盖的藏印又是怎样的情况?今天看来,当年撰写的影印本跋文尚不够完善,对 原本的介绍也欠周详,有必要做进一步阐述,并愿与学界同仁共同探究,以期达成共识。 一、 陆贽著作的结集及著录情况 有关陆贽著作的结集情况,史书艺文志及唐宋以来历代官、私藏书目录多有著录,最早 记述陆贽著作情况的当为与他同时代的权德舆: ……考校医方撰《集验方》五十卷,行于世。……公之秉笔内署也,榷古扬今, 雄文藻思,敷之为文诰,伸之为典谟,俾摽狡向风,懦夫增气,则有《制诰集》一 十卷。览公之作,则知公之为文也。润色之余,论思献纳,军国利害,巨细必陈, 则有《奏草》七卷。览公之奏,则知公之为臣也。其在相位也,推贤与能,举直错 枉,将斡璇衡而揭日月,清氛沴而平泰陛。敷其道也,与伊说争衡。考其文也,与 典谟接轸,则有《中书奏议》七卷。览公之奏议,则知公之事君也。……公之文集 有诗、文、赋,集表状为别集十五卷。其关于时政,昭昭然与金石不朽者,惟《制 诰》、《奏议》乎!虽已流行,多谬编次,今以类相从,冠于编首。兼略书其官氏景 行以为序引,俾后之君子览公制作,效之为文、为臣、事君之道,不其伟欤!(《唐 陆宣公翰苑集序》) 由此可知,陆贽作品在当时即已编辑成书。有医书《集验方》五十卷、《制诰集》十卷、 《奏草》七卷、《中书奏议》七卷及诗、文、赋、表状等十五卷。陆贽的诗文,传至今日的 并不多,只是散见于一些唐人诗文集中。无论是遭贬后所撰医方,还是平生撰写的诗文歌赋, 唱春莲,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1 赵望秦:《四川文物》2002 年第二期,《宋蜀刻本陆宣公文集考》。 198 学术随笔 2 都未形成陆贽著作的主体。而为后人称道“有足为万世龟鉴者,故历代宝重” 的,则正如 权德舆所说:“关于时政,昭昭然与金石不朽者,惟《制诰》、《奏议》。”权德舆当年作序的 本子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看到,然而序文却清楚地告诉我们,除《集验方》五十卷、“诗、文、 赋,集表状为别集十五卷”外,陆贽有关作品最早的结集情况是:《制诰集》十卷、《奏草》 七卷、《中书奏议》七卷,并总题书名《翰苑集》。 早期的书目记载有: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陆贽议论表疏集十二卷,又翰苑集十卷。”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陆贽奏议十二卷”。 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著录:“陆宣公文集二十二卷”。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陆宣公集二十二卷”,又“陆宣公奏议二十卷”。 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陆宣公翰苑集”。 宋王应麟《玉海》卷六十一题:“唐陆贽奏议:翰林奏草、中书奏议”,不题卷数。 从这些早期书目著录中不难看出,除晁公武著录为《陆贽奏议》十二卷本之外,南宋以 后陆贽作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