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中考古诗词赏析3(有答案和解析)(彭长盛)
3、2012年中考古诗词赏析3(有答案和解析)(彭长盛)
2012·扬州市)(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
【甲】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①当时体,轻薄为文哂②未休。尔曹③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8.甲诗中“ ”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 ”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2分)
9.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
8.【答案】李杜 轻薄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掌握。
解析:“李杜”指李白、杜甫,是杰出人才的代表;乙诗的第二句可以找到“轻薄”一词。
点拨:此题难度不大,只要审题准确,答案都在原诗句中。
9.【答案】甲诗:古今对比,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乙诗: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
解析:甲诗通过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对比表现主题的,乙诗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点拨:在古典诗歌中,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在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比方式有动与静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
(2012·温州市)(一)(4分)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______”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
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答案】明。
【解析】考点: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古诗句中关键字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析:古诗词贵在精炼,往往一字值千金,理解古诗词,重点要学会抓关键字词的理解。诗句“一树高花明远村”中的“明”字,在此时显现之意,根据题干“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提示,不难理解所要填写的是“明”字。
点拨:答题时,要结合题干的相关提示思考,不能胡乱猜测。
16.【答案】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抒发的感情的理解能力。
解析:古诗中,诗人往往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即借景抒情,解答这类题,我们就要看诗人在诗中描写的是怎样的景物。就本题而言,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诗人在此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从侧面烘托出自己对夕阳的喜爱。
点拨:写景是表象,抒情是实质,透过表象看实质是分析此题的关键。
四、诗歌欣赏(8分)
22.(2012·恩施自治州)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4分)
瀑布
洪源
要下山!要出各!
一声呐喊,
从云崖上扑下,
哪怕它粉身碎骨!
向往着滔滔江河,茫茫大海,
思念着展翼的凤帆、击浪的挠橹,
啊,奎凭一腔燃烧的信念,
脚下才开辟出一素奔腾的生命之路。
(选自《中国当代名诗一百首》)
(1)诗歌开头两个“要”字用得十分精妙传神,试简要分析。
(2)诗歌塑造“瀑布”这一形象,请你谈谈它背后的深层意蕴。
【答案】22.(4分)(I)(2分)开头两句“要”的呐喊,写出了瀑布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一泻千里的特点。(2)(2分)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把无生命的瀑布当作人来写,粗看宇字在咏物,细看句句在写人,写那些有追求、有理想,用燃烧的信念为自己开辟一条奔腾的生命之路的战士。
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现代诗歌品味语言,感知形象,理解情感的题目。要求学生能够抓住诗歌中精妙的语言进行揣摩,围绕诗歌意象理解情感,把握其象征意义。
(2008·湖北恩施州)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第1、2题。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1.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2.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答案:1.示例: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