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冶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申报材料.DOC

苏州大学冶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申报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大学冶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申报材料

附件1: 江苏省高等学校 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立项申报表 (实践教育中心) 学校名称: 苏州大学 合作单位名称: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实践教育中心名称: 冶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实践教育中心网址: 公 章: 江苏省教育厅 制 江苏省财政厅 二○一二年 一、实践教育中心基本情况 实 践 教育 中 心 名 称 冶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校 外 实 践 基 地 名 称 冶金校外工程实践基地 共同参与的管理机构 冶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管理委员会 教 学 简 况 实验课程门数 实验项目个数 面向专业个数 年实验人时数 校内 校外 校内 校外 校内 校外 22 8 220 22 5 47600 11600 教 材 建 设 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 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 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 主 编 参 编 2 1 29 0 基 础 条 件 建筑面积 (平方米) 仪器设备 台件数 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10万元以上设备 台套数 台套数 校内 校外 校内 校外 校内 校外 校内 校外 8000 4500 186 460 1375 6500 27 32 相 关 条 件 是否具有行业背景 是否列入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是否正式签订合作协议 协议 签订时间 协议 合作年限 是 是 是 2010 长期 合作单位简介 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 沈文荣 联系人 陈晓东 联系人电话联系人所在 部门及职务 沙钢集团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 单位性质 民营 主管单位 简介(着重说明满足实践环节需求情况): 沙钢集团是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拥有总资产1700亿元,职工4万余名。年生产能力炼铁2900万吨、炼钢3500万吨、轧材3300万吨。主导产品宽厚板、热轧卷板、不锈钢热轧和冷轧板、高速线材、大盘卷线材、带肋钢筋、特钢大棒材已形成数十个系列和5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规格。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42位,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名列第15位,全国民企中名列第2位,连续3年进入世界500强,2011年世界500强名列第366位。同时,沙钢集团非常重视与高校的合作,于2010年4月斥资3000万元与苏州大学合作共建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 沙钢钢铁研究院是沙钢集团的研发机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际著名冶金专家江见俊彦教授担任院长,成立由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名教授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沙钢研究院现有员工120余人,其中外籍人士10人,海归8人,博士20余人,硕士50余人。苏州大学和沙钢集团以沙钢研究院为依托合作共建冶金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沙钢集团雄厚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苏州大学与沙钢集团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冶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教育中心主任情况 姓名 年龄 学历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钟胜奎 38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 0512hongshengkui@ 教学科研工作经历 钟胜奎,教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获得者,曾任桂林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分管实验室的副院长。 自1997年7月大学毕业后于广西有色金属集团工作至2001年8月,通过四年有色金属冶金工作的积累,具备较为丰富的冶金工程实践经验。先后主讲了《冶金原理》、《冶金物理化学》、《高等物理化学》、《冶金电化学》等10余门本科、研究生的理论/实验课程。先后指导本科毕业论文80余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主要研究方向为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材料冶金。 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1、主要教学成果: -“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得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 - “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才称号(2010年)。 - “化学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2010年广西自治区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桂教高教[2010]130号)(主持) - “理论电化学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理科组一等奖(2010年)。 - 指导本科论文获2008、2010年广西高校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二等奖。 -著作:《新型锂离子电池用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基础研究》(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年) 2、主要科研成果: 先后主持了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各类研究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冶金与材料相关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 实践教育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