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04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1.(2014·山东泰安·16)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
A.《民报》 B.《申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答案】B
2.(2014·四川成都·7)图1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B
3.(2014·山东临沂·10)图3是我国近代出版的某一图册的封面,它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商务印书馆是在北京创办的
B.该图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C.商务印书馆主要出版地图册
D.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历史最长
【答案】B
4.(2014·湖北荆州·10)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材料中的通讯方式是( )
A.无线电报 B.书信
C.有线电话 D.互联网
【答案】C
5.(2014·江苏南通·22)《上海洋场竹枝词》日:“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渡重洋。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飞传倏忽详。”此诗描述了近代中国由西方传入的( )
A.轮船 B.火车
C.电影 D.电报
【答案】D
7.(2014·福建福州·8)图2、图3所示辫子的留与去反映社会的变迁。与剪辫子形成社会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1861年改革
【答案】C
8.(2014·四川内江·5)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答案】D
9.(2014·河南省·8)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答案】A
10.(2014·广东珠海·60)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坐轮船或火车出差 B.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答案】B
11.(2013·贵阳)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该文化娱乐方式是(B)
A.听京剧 B.看电影 C.赏花灯 D.看皮影戏
10.(2013·荆州) “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这两句竹枝词反映出中国近代传媒(B)
A.注重时事新闻报道 B.注重商业广告登载
C.注重社会问题评述 D.注重社会新俗宣传
12.(2013·衡阳)下列情景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是(D)
A.张之洞坐轮船到北京向光绪帝述职
B.慈禧太后对《申报》的某些报道甚为不满
C.慈禧太后逃离北京后打电报给李鸿章让其到北京同八国联军谈判
D.1912年孙中山在电影院欣赏3D电影
13.(2013·南京)近代史上,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右图所示报纸创办的时间是(A)
A.1872年 B.1897年
C.1905年 D.1915年
14.(2013·临沂)我国废除图7中有损人格的礼节,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是在(D)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15.(2013·滨州)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D )
A.镜头一:商人身着西服到北京洽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申报》,了解新闻
D.镜头四:商人见到政府官员称“老爷”“大人”
图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