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7.doc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7.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7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设计思路 历史教学要为现实服务,搭建历史到现实的桥梁。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从现实出发,引出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在学生掌握了思想家的思想之后,再用他们的思想智慧解决现实问题。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的内容,讲述的是春秋战国,这一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空前自由、活跃的思想交锋。这一时期出现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政治主张及治学方法,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各家各派在并立中互相辩驳,在辩驳中互相吸纳,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人物众多,各派思想纷呈,思想理论性很强,容易让七年级的学生感到枯燥,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引入故事辅助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家的思想,从而感受哲人的思想光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学生了解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证关系的能力,利用故事、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评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孔子、老子、墨子、孟子、韩非子、孙武等人的材料,阅读一些有关这些思想家的通俗读物;根据各派的学术观点,讨论校园内破坏公物行为产生的原因和遏制方法,加深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并在学习辩驳中互相学习、吸收对方思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儒、法、道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 1.?讲述学生熟悉的《塞翁失马》、《苛政猛于虎》 等故事,借助故事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深奥的哲学思想。 2. 让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哲学例子,深入理解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又必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3、利用漫画故事等形式帮助学生辨别各思想派别的政治主张。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警句,并进行分类。 2、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 3、制作相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开幕式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传达了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建设“和平”与“和谐”的人类家园。而这一思想的源头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哲人的“以和为贵”的思想。我们先人思想光芒至今还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历史,感受春秋战国时期哲人先贤的思想光辉。 2、学习新课: (一)老子 ⑴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在学生说出老子、孔子之后,让学生找到老子的思想。 ⑵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出福祸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的道理。 ⑶独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请同学们试着列举一下。如学习成绩的好坏的转化,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利用哲人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 (二)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是本课知识重点,要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让学生从孔子政治理想以及他为实现理想所做的努力中感受至圣先师的魅力所在。 ⑴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孔子“仁”“礼”的思想内涵。《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5次,孔子对“仁”特别崇敬,那么,“仁”到底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学呢?:学生归纳出“仁”就要求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之后问孔子“仁”的理想怎样推广到整个社会呢?引出孔子思想中的“礼”。“礼”就是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⑵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内涵。 ⑶但是孔子生逢乱世,他的“仁”“礼”思想会得到崇尚霸术君主们的赏识和支持吗?他的“天下归仁”的理想在当时能得以实现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孔子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呢?过渡到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 ⑷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利用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如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总结教育家的真正含义就是传播一种思想、将理想的火种传遍天下,融入漫漫的历史长河。 ⑸孔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柱石,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找出自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