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教学设计4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课题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及主要内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通过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争夺霸权的表现,培养学生依据经济和军事实力来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动向的能力。 过程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情感价值观 1.认识巴黎和会是战胜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它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暂时妥协的结果,不能维护世界和平。
2.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维护战后世界统治秩序的工具。 教学重点 1.《凡尔赛和约》
2.《九国公约》。 教学难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 教学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其性质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瓜分世界的战争。战争的起因和性质决定了战后战胜国集团根据变化了的各国实力对比关系重新分割世界的必然性。
【讲授新课】
一.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对比,打破了旧的国际格局,形成了新的力量对比。
德国,奥匈帝国等成为战败国,英法虽为强国但实力已是大不如前,美国日本则在战争中间迅速崛起,经济实力大幅增长。
二.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依据:大战后变化了的各国实力。
三.凡尔赛体系
1.凡尔赛会议—巴黎和会(对德问题)
美国有位历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气氛中集合于巴黎的。他门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
1)时间:1919年1月,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和会。
2)参加会议国家: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国家有27个。苏维埃俄国被剥夺了参加会议的权利,德国及其盟国成为受审者等候发落,英法美操纵会议,中国等则沦为大会的陪衬。
3)巴黎和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4)各大国争霸图谋和矛盾:
a.图谋:法国主张以最严厉的手段肢解德国,以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意图要法德相互牵制,维护欧洲大陆均势;美国支持英国,意图利用德国,抗衡英美;
b.矛盾:领土—法国主张肢解德国,英美坚持反对;战争赔款—法国要求剧额赔款,英美反对;军备—法国要彻底摧毁,英国只摧毁海军,美国几乎不想削弱德国实力;殖民地—英日直接兼并,美国坚持托管或“委任统治”。
5)《凡尔赛条约》—对德合约
领土:德国丧失了近 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但避免了被肢解的命运。
军事:只准保留陆军10万人,规定的双重目的--既防止德国军事力量威胁协约国,又为德国保留镇压国内革命力量的相当兵力。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委任统治”权规定的实质是使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披上“合法”外衣。
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它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主义的种子,并为后来 希特勒所利用。和会一结束,德国复仇主义者便喊出“打倒凡尔赛和约”口号。6)凡尔赛体系:
1919—1920年,协约国在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后,又先后同战败的奥、保、匈、土签订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即凡尔赛体系。
7)凡尔赛体系的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四.国际联盟
1.成立时间:1920年1月
2.目的与性质:维护战后“新秩序”的工具
3.创立者与控制者:美国总统威尔逊提议,被英法控制。
五.华盛顿体系
1.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但是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以美日最为尖锐。
2.华盛顿会议: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争霸关系,在美国倡议下,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3.会议中心:协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4.会议主导:美英日
5.《九国公约》 1922年2月,与会九国代表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公约表面上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实际上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受列强共同主宰的局面。华盛顿会议是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削弱了英国在远东的势力,遏制了日本的扩张势头.
6.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7.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docx
- 灌装操作工作业指导书.doc
- 番茄酱灭菌灌装机说明书end.doc VIP
- 性格培养08勇敢的小熊.pptx
- 腐植酸肥料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新规制度.doc
- 2023基于手机银行APP专区调研的客群精细化运营分析报告.pdf VIP
- 杀菌操作工作业指导书.doc VIP
- 基于手机银行APP专区调研的客群精细化运营分析报告-42页.doc VIP
- 马工程系列《教育学原理》项贤明主编第一到十章全完整版课件PPT:产生发展、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目的培养目标、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师学生等(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