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习题0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鼎立》习题02

三国鼎立 一、单项选择题: 1.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一带实力最强的封建军阀是( ) A.袁绍和曹操 B.曹操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刘备和孙权 2.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3.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兵精粮足 B.战术得当 C.政治优势 D.取得民心 5.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6.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有( ) ①官渡之战②卫温到达夷洲③赤壁之战④孙权称王( )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7.刘邦之所以打败项羽,曹操之所以能够战胜强敌统一北方,其共同原因是:( ) A.据有关中 B.废除苛法 C.重视人才 D.释放奴婢 8.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 A.挟持汉献帝 B.在官渡大败袁绍 C.在赤壁被打败 D.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9.赤壁之战曹操主要败在:( ) A.远道而来 B.战争的非正义性 C.指挥不当 D.不习水性 10.蜀国丞相诸葛亮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表明:( ) A.蜀锦已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B.蜀锦是打败魏.吴的主要武器。 C.蜀锦制造业耗费国家资财,使国库空虚。 D.蜀锦生产技术落后,难与敌人生产相配。 二、非选择题: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阅读材料回答: ①此诗的作者是谁? ②他的“壮心”是什么? ③此人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为什么能有如此作为? ④我们今天应如何评价此人? 12.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请回答: ①这是什么朝代谁对当时形势的分析? ②“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什么? ③“然操遂能克绍”是指哪一年的什么战役? ④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产生了什么历史作用? 13.材料一:……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幸而破绍……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摘自《三国志·武帝纪》)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摘自曹操诗《蒿里行》) 回答: ①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②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何关系? 14.问答题: 联系东汉末年的政治、经济局势以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谈谈你对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这种观点的看法。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D 6.D 7.C 8.D 9.D 10.A 11.①曹操。②完成统一大业。③基本统一北方,因为有远大理想,并能采取正确策略。④曹操是我国古代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 12.①东汉,诸葛亮。②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③200年,官渡大战。④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取胜,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13.①反映的是东汉末年封建军事集团混战。 ②因果关系,混战造成社会生产严重破坏,人口死亡流徙。 14.东汉后期,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后来宦官长期专权,导致政治黑暗,经济衰退,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因此而爆发的黄巾起义使天下分崩离析,各地武装集团与豪强地主结合,形成军阀长期混战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相比,是由割据到局部统一的进步,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