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讲座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技术讲座专用课件

专题一:火力发电技术发展趋势--宋长华 一、火力发电概述 主 要 内 容 一、火力发电概述 二、火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提高超临界火电机组效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多联产发电技术 洁净煤燃烧发电技术 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 空冷发电技术 火电厂计算机控制技术 三、新能源发电技术 1.1 火力发电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概念:就能量转换的形式而言,火力发电机组的作用是将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能经燃烧释放出热能,再进一步将热能转变为电能。火电厂外景 其发电方式有:汽轮机发电、燃气轮机发电及内燃机发电三种。其中汽轮机发电所占比例最大,燃气轮机发电近年来有所发展,内燃机发电比例最小。 火电厂(汽轮机)能量转换过程与三大主机作用如下: 锅 炉:燃料化学能→蒸汽热能 汽轮机:蒸汽热能→机械能,外形图,结构图 发电机:机械能→电能 火力发电厂原理和生产过程示意图和火电厂分类(按蒸汽参数) 1.2 世界电力工业的发展 电力工业回顾 发电量、发电装机容量及其地区分布 用电量及其构成的变化 世界电力发展概况和预测 90年代后,电力发展三个突出的动向 世界发电量的年增长率趋缓,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仍维持较高的电力增长速度; 电力技术的发展向效率、环保的更高目标迈进; 电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革,由垄断经营逐步转向市场开放。 1.3 我国电力工业概况 我国能源形势 我国电力工业起源与发展 我国电力工业与国外差距 我国火电(集控室图)设备生产历程 二、火力发电技术发展趋势 2.1 提高超临界火电机组效率 2.1.1 提高初参数,采用超超临界 初参数的提高主要受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性能是否稳定的限制,目前,超临界机组初温可达538℃~576℃。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耐高温性能材料的不断出现,初温可提高到600℃~700℃。 如日本东芝公司1980年着手开发两台0型两段再热的7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并相继于1989年和1990年投产,运行稳定,达到提高发电端热效率5%的预期目标,即发电端效率为41%,同时实现了在140分钟内启动的设计要求,且可在带10%额定负荷运行。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正推进1型(30.99MPa、593/593/593℃)、2型(34.52MPa、650/593/593℃)机组的实用化研究。据推算,超超临界机组的供电煤耗可降低到279g/kWh。 超临界火电机组概况 世界第一台125MW超临界机组于1959年4月在美国投运,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目前超临界机组最大单机容量为1300MW,在美国、日本及俄国,超临界机组占火电容量的50%以上。目前,国际上已经投运了单机在800MW以上火电机组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原苏联和德国等。 我国超临界机组现已投运或正在安装的有6?000?MW(有300MW、500MW及600MW机组共14台),大都是进口设备,最大单机容量为900?MW。目前国内还不具备整套设计和制造超临界机组的能力。河南华能沁北电厂2×600MW工程作为国产超临界机组示范电站,主机招标锅炉由东方锅炉厂中标,汽轮发电机组由哈尔滨动力集团中标;发电机由上汽发电集团中标;该工程于2004年9月投产。上海外高桥电厂2×900MW机组于2004年5月投产. 超临界机组发展 世界第一台,1959年(美国) ,125MW,31MPa, 621/566/566℃。 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美国)1300MW,26.5MPa, 538/538℃,共有六台,第一台1969投产。 目前参数最高的是(美国西屋公司制造) 325MW,34.3MPa, 649/566/566℃,二次再热, 1959年投产。 欧洲几大发电集团正合作攻关蒸汽温度为700 ℃的燃煤机组.2015达到40MPa/700/720℃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特点 机组热效率高(与同容量亚临界火电机组比较,超临界机组可提高效率2-2.5%,超超临界机组可提高效率约5%,供电煤耗可降低到279g/Kw.h),可靠性好,环保指标先进; 可复合变压运行,调峰性能好;(1)在低负荷时效率高;(2)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3)具有良好的负荷适应性。 蒸汽压力高,蒸汽比容小,汽轮机叶片短,加之级问压差大,影响内效率,因而超临界及超超临界参数更适于大容量机组。 超临界机组关键技术 新钢种的研究开发 新钢种的开发与应用; 调峰运行问题; 材料的研究与国产化。 超临界压力锅炉的关键技术 超临界压力汽轮机的关键技术 其它关键技术 汽水化学工况; 辅助设备; 自动控制技术; 运行技术。 2.1.2 采用高性能汽轮机 汽轮机制造技术已很成熟,但仍有进一步提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