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丧葬思想对临终关怀教育的启示-朝阳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PDFVIP

庄子丧葬思想对临终关怀教育的启示-朝阳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丧葬思想对临终关怀教育的启示-朝阳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PDF

止善第十 三期 一般論文 2012 年 12 月 59-84 頁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莊子喪葬思想 對臨終關懷教育的啟示 許雅喬 臺灣觀光學院餐飲管理系 助理教授 摘 要 莊子妻子死時 鼓盆而歌「 」,甚至死後要以 「天地為棺槨」, 願將自己的屍體為 「烏鳶與螻蟻食 」,這種面對生死的坦然與豁 達態度 ,正是臨終者及其親友最佳學習的典範 ,也是照顧臨終者 及安寧療護人員的學習對象 。 本文藉由莊子喪葬思想的激勵與體悟 ,使吾人在面對自身或 親人臨終時 ,能體現生命的尊嚴 ,了解死亡的真相及人生的變 化 ,並具備自我調適的能力 ,坦然接受即將死亡的實情 ,從而提 升臨終者的善終品質 ,以及減輕生者的哀傷 。 本研究即旨在透過莊子喪葬思想 闡發其對臨終關懷教育的, 意義及啟示 ,同時使現今的臨終關懷的實踐有其理論根基 。 關鍵辭 :莊子喪葬思想 、道 、氣 、臨終關懷 * 本文於2012.03.19.收稿,2012.10.02外審通過. ,2012.11.20修改後刊登. 。 59 止善第 十三期 2012.12. 前 言 一、研究目的及動機 誰都會死 ,誰的遺體都必需他人處理 ,同樣 ,誰的親人也有一死 , 我們都必須處理其遺體 ,這種對應關係 ,就是整個人間世的縮影 ,也是 1 人類理性和情感的體現。輕忽喪葬的問題等於輕忽人的問題 ,故談生 論死脫離不了喪葬的課題 ,而喪葬亦是臨終關懷教育的重要環節 ,更是 生死教育的核心課題 ,畢竟我們在反省喪葬問題時 ,就是在反省生死的 問題 ,及展現對生命的關懷 ,因此論生死教育也就不能不關心臨終關懷 教育 ,反言之 ,談臨終關懷教育也不能不從生死教育著手 ,而豁達的莊 2 子認為面對死亡 ,應 「安排而去化」 ,方可 「入於寥天一」(《莊子 ‧大 宗師》),也才能 「以天地為棺槨」(《莊子 ‧列禦寇》),這種獨闢蹊徑的 喪葬思想對生死教育的意義非凡 ,因而值得運用在臨終關懷教育上 ,故 本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有以下幾點 : 一 、闡明莊子的喪葬思想 ,及其對現今臨終關懷教育的啟示。 二 、透過對莊子喪葬思想的探索 ,可讓吾人省思生命的意義及最終 歸宿的問題。 三 、為個體的死亡預作準備 。 二、名詞解釋 (一)喪葬思想 3 從生理學來看,心臟停止了跳動 ,便是死亡 ;但從社會學或文化 學的角度觀之 ,人類已經不是單純的自然物,而是按照一定的社會關係 結合起來並代代相傳的社會人 ,所以人的生死 ,不僅具有自然性 ,還有 1 許雅芳著 ,《楊王孫裸葬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頁113 。 2 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臺北:頂淵文化 ,2001 ),〈大宗師〉,頁275 。本論文引用 《莊子》,皆根據此版 本 ,只註明書名及篇名,不另加註。 3 早在在二十世紀中期,醫學的先進技術,幾乎能使身體無限期的活著,是以我們必須重新反省死亡的定義。 但就文獻中對於死亡的定義有以下四種:一、靈魂自肉體分離。二、活化流體流動不可復原的喪失或心肺 的血液循環系統不可復原的停止。三、整個腦死。四、新皮膚腦死。參閱路易斯‧波伊曼編著、魏德驥等 譯 ,《解構死亡 :死亡、自殺、安樂死與死刑剖析》(臺北 :桂冠圖書 ,1997),頁26 。 60 莊子喪葬思想對臨終關懷教育的啟示 社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