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哲为骨干的传统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哲为骨干的传统文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徐兆寿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第一节 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一、文化的本义与定义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文”解释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文字中“观鸟兽之文”,就是指观察鸟兽身上的各色交错的纹理。这段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包牺氏重视观察自然与人类自身,从自然界与人类自身领悟道理,概括为“八卦”来通天地万物之神妙,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情状。 这里主要是用“文”来表示动物身上的纹理。后来,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①引申为文字、文章。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 ②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③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 ④其四,在礼乐制度和修养的基础上还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如成语“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中的“文”即指文采和修养德行。 总之,“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其中,文字、文章、修养、德行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化”的本意有三个方面:一是变化,二是生成,三是造化。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引申为风俗、风气教化等等。“化”字的引申义与现代人理解的“文化”一词最相近的是“教化”,也即伦理德行的化成,如“潜移默化”。 “化”的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关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含义: 据当今学者的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自“五四”前后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几乎有260多条,基本采用了冯天瑜先生的说法“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这里所说的主体是指人,客体是指自然。人是指整个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简言之,“自然的人化,也即人化自然是文化的本质。” 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是以文、史、哲为骨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人精神生产最美丽的花朵和中国人智慧外化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二、文化的构成与分类 (一)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 关于“大文化”的结构与构成,最简单的是划分成二层: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实体文化与虚体文化的关系 实体文化与虚体文化组成文化统一体,比如,建造宫殿,是先设计后建造的。设计建筑物时,表现为精神文化;当建成这一建筑时,表现为物质文化,同时这个建筑物体现了这个设计师的建筑思想。建筑是工程,又是艺术。所以说,建筑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影视先是实体,后是虚体,最终成为欺骗眼睛的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1)物态文化层约相当于物质文化 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均属物态文化层,大运会上有传统服饰表演,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物态文化。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2)制度文化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