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和其加工相关性能的研究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纤维及其加工相关性能的研究方法 (V2.0)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碳纤维的悬垂性能  悬垂性又称悬垂度、硬挺度、直挺度、挺度,其性能用以表征碳纤维上 浆后的赋形效果,以碳纤维因自重而下垂的性能来表示。悬垂度越大,纤 维愈僵硬。反之,悬垂度越小,表示纤维越柔软。目前主要有以下方法:  (1)、测试无捻粗纱硬挺度的方法 –  中点悬垂法  参考国家标准:《GB 7690.4‐2001 增强材料  纱线试验方法  第 4 部分硬挺 度的测定》  方法原理:把一定长度的纤维试样在其中点悬挂,稳定后测量纤维悬挂 点下一定标准距离处试样两端的距离长度。  评价指标:以纤维硬挺度值 D 表示。D 值越大,表示纤维越僵硬,D 值 越小,纤维越柔软。  方法应用特点:是目前最接近碳纤维特性的玻璃纤维的标准测试方法。 但分析操作比较困难,纤维样品易偏离导致两侧长度不对称。并且纤维易 前后扭转,容易受测试环境中自然风的影响,分析结果不稳定,测试数据 离散大。  分析方法原理图                      装置实物图 测试步骤:①预调湿。将待测纤维样品放置在标准温湿度环境下,静置 至少 16h。②预校正。从纤维丝束上拉出一段碳纤维束丝,一端固定(垂直), 另一端下挂 100g 载荷垂吊,校正碳纤维丝束的弯曲和扭曲。在测定温、湿 条件下,静置 30min。③  测间距。取下负荷,剪取 40cm 长的一端,将试 样中点悬挂在直挺度测试仪的钩子上。经过一定时间的静置后,采用游标 卡尺读出标准距离处试样两端的距离。测试仪的标准距离设定为 60cm ,静 置时间 60s ±5s ,测试多次分析结果求取平均值。  (2)、测试织物悬垂性的方法 – 单侧悬垂法  参考标准:《FZ/T 01045‐1996  织物悬垂性试验方法》  方法原理:将碳纤维一端固定,一端伸出台面,伸出长度固定(25cm )。 让碳纤维在自重作用下向下弯曲,测试水平方向上的残余长度(《碳纤维 与石墨纤维》 贺福主编)。  评价指标:以悬垂度 D (残余长度)或悬垂系数F (残余长度与其原长度 之比)表示。对制造预浸料的碳纤维,如测得悬垂度小于 5cm ,上浆碳纤 维束柔软,从丝筒上拉出丝束平行排列,经过辊筒容易发生弯曲和扭曲, 造成纤维局部开纤难和不匀性开纤。当悬垂度 D 大于 12cm 时,碳纤维丝 束僵硬,开纤难。因此,国内外的碳纤维悬垂度 D 值 5‐12cm 间为宜(测 试采用的纤维伸出长度为 25cm ),  方法应用特点:测试结果相对稳定,重复性好,受其它测试条件因素的 影响较小。  分析方法原理图                      装置实物图     二、碳纤维耐磨性  方法用以表征碳纤维耐受外力磨损的性能。耐磨性的评价通常采用如下 方法:①纤维往复摩擦并最终导致纤维断裂的往复次数。②纤维经一定次 数摩擦后外观性能的变化,如表面光泽、毛羽量等。③纤维经一定次数往 复摩擦后物理性能的变化量,如重量、强度、伸长率等。目前,碳纤维的 耐磨性能评价尚无相关国家标准,实际研究中多参照纤维纺织行业相关方 法进行改进后应用。  参考文献:①耐温型炭纤维乳液上浆剂《新型碳材料》,2006,21 (4 ): 337‐341。②“一种耐温型炭纤维乳液上浆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 200610102294.4。③“一种碳纤维乳液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 201010202375.8。  方法原理:纤维束丝在转轮带动下匀速往复运动,并与不锈钢棒来回摩 擦直至断裂,测定纤维磨断时所受摩擦的次数。  评价指标:以往复磨断次数 N 表示。载荷重量、磨料类型、接触面的粗 糙度等试验条件对磨断次数有显著的影响。不同荷重和磨料下,N 可为几 十到几千次不等,暂无绝对数值概念,一般用于有参考体系的相对比较。  分析方法原理图                          装置实物图 测试步骤:① 将碳纤维束丝一端固定在转轮上,另一端固定在一定重砝 码上(重量由纤维线密度决定)。②开启电机,碳纤维开始与摩擦辊(不锈 钢棒)往复摩擦。纤维与不锈钢棒包角 120°,转速55 r/min,往复运动距离 (摩擦长度)3.5cm。③  纤维断裂后,机器自动停止,并记录摩擦直至断 裂的累计往复次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