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梁立双张岩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梁立双张岩 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第2章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麻醉医师的任务是使患者处于麻醉、无痛苦的状态下,安全度过手术期。围术期内调整各项生理功能,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为手术创造最佳条件,确保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本章主要阐述有关心血管外科麻醉工作中的风险和对策。 第1节麻醉前常见风险及对策 麻醉前的准备包括麻醉前病情估计与准备、麻醉前器械准备、麻醉前精神准备和麻醉前用药。心脏手术病情复杂,常伴有其他脏器受累,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心功能较差且在术前已接受一系列药物治疗,因此心脏手术患者的麻醉前准备较其他手术更为复杂,对麻醉前准备的忽视,常会导致麻醉风险。 一、术前对病情估计不足 (一)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常伴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增加麻醉的风险。建议尽可能地应用药物降低肺动脉压力,纠正心力衰竭及酸中毒。 (二)瓣膜病患者往往为年老、体弱,病程长,多伴有心功能低下、心律不齐。特别是多瓣膜病变、再次瓣膜置换者或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等复杂的高危患者。麻醉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冠心病者常伴高血压及其他脏器的受累,术前应充分控制血压并对脑、肾、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进行检查,充分了解病情。 (四)对心脏粘液瘤患者术前应了解有无晕厥、栓塞病史。 (五)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循环时间延长,血容量及血细胞容积增加,常伴胸水及腹水,肺淤血,由于肺通气及换气功能受影响,患者每分通气量代偿性增加,常导致呼吸性碱中毒,术前低盐及利尿治疗易引起电解质紊乱,以上变化术前应注意纠正。 (六)心脏创伤后可因大量出血,发生急性心脏压塞,可导致心搏停止,这类患者麻醉有较大的困难和危险,麻醉前往往估计不足。 病例:患者男,20岁,因左前胸壁刀刺伤半小时入院。查体:急性痛苦面容,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湿冷,颈静脉怒张,呼吸急促,血压测不到,动脉搏动触摸不清,心尖搏动消失,心脏向两侧扩大,心音听不清,在左锁骨中线第4肋间胸骨旁1.5厘米处可见2厘米长横行裂伤,有鲜血外溢。心电图示心动过速,心率130/分钟,拟在全麻下行剖胸探查及心包减压术。术前快速输入全血800毫升,输液2300毫升,血压逐渐回升至80/50毫米汞柱。入手术室后面罩吸氧,肌注哌替啶50毫克,东莨菪碱0.3毫克,用外套管针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测中心静脉压20厘米水柱。静注安定10毫克、芬太尼0.5毫克、琥珀胆碱100毫克,快速诱导插管,术中根据患者反应间断推注芬太尼、阿曲库胺维持麻醉。在插管后至心包切开减压前血压95/65毫米汞柱,心率120/分钟,中心静脉压25厘米水柱。开胸后见心包前有大量积血块,约400毫升,心包张力很高,心搏微弱,清除心包周围血肿后剪开心包,吸出积血约100毫升。解除压迫后心搏有力,血压上升至120/80毫米汞柱,心率100/分钟,中心静脉压下降至10厘米水柱。探查发现右心室前壁有2厘米长的伤口,已覆盖凝血块,准备修补时,突然有大量血液喷出,约500毫升,用心包垫片缝合止血。术中共输血800毫升,输液1200毫升,手术结束后患者清醒,呼吸、血压平稳,拔除气管导管后护送回病房。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分析:本例的教训是未能及时掌握和处理病情变化。及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心电图,有助于术前诊断及估计病情。此类患者对各种全麻药物的循环抑制作用尤其敏感,应避免任何深度麻醉。用药需谨慎,宜选用对心血管抑制轻微的麻醉药。选用安定、芬太尼、琥珀胆碱快速诱导,适量芬太尼和肌松药维持麻醉,可获满意麻醉效果。 (七)气道异常对气管插管困难估计不足,可导致患者死亡。插管前应常规检查鼻腔、牙齿、张口度、颈部活动度、咽喉情况,并对下列问题做出决定:①选用何种插管途径(经口或经鼻)和麻醉方法(全麻或清醒);②是否存在插管困难问题,需采取何种插管方法解决问题。 病例:患者男,12岁,30公斤,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拟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缺修补术。麻醉前用药为吗啡3毫克、东莨菪碱0.3毫克,入手术室后上肢静脉穿刺给药,静注安定5毫克、芬太尼0.3毫克、潘库溴胺3毫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置入喉镜后发现患者会厌周围结构不清,无法显露声门,经多次插管均未成功,疑有咽喉部畸形,此时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心率160/分钟。即在麻醉面罩加压呼吸下行气管切开,经造口插管,手术顺利。术后检查,确诊为咽喉部先天性畸形、喉蹼。 分析:咽喉部先天性畸形、喉蹼虽较罕见,但麻醉医师术前未仔细检查发现,对患者气道异常不了解,造成工作被动,增加患者损伤。此类患者应在术前先做气管造口。 二、麻醉前器械准备欠周 麻醉前对麻醉器械及监测仪器准备欠周,主要表现在器械性能不佳、未检出残品或失灵部分,在术中出现故障。医疗器械的不断革新促进了麻醉学科的发展,如不能熟练掌握或应用错误,也增加了麻醉的危险性。Wylie分析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