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武汉大学李工真先生访谈录.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大学李工真先生访谈录

武汉大学李工真先生访谈录 2010-03-04 21:38:47作者:chendongmei0102 来源: 浏览次数:7 网友评论 0 条 --------------------------------------------------------------------------------------------- 摘要:和知名教授一起探索历史的动机! 问:您在1978年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先后当过一年半知青、八年理发师,现在您如何看待那段经历? 答:我的看法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我生活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我父亲在武汉大学、在全国都是很有名的数学家。小时侯我不知道父亲是干什么的,当我知道时,他已经被打倒了,是武汉大学的重点批斗对象、“最大反动学术权威”。“文革”开始时,我初一尚未读完,学校停课,在家里玩了两三年。但珞珈山的小孩和别处小孩玩得不一样。我们这些孩子的父母都被打倒了,彼此之间没有歧视,能玩到一起,家里有什么书,大家都拿来交换,形成非常奇特的文化交流环境。那时家家户户都往外扔东西,所谓“封”、“资”、“修”一类的东西,如西方唱片等,我们一帮孩子就捡起来,所以珞珈山的孩子当时个个都会欣赏音乐,尤其是西方古典音乐。在那个残酷的年代,我们创造了一片小小的“自由天地”,这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那个时候就开始思考问题了,而且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说这些书籍、唱片不好,到底有什么不好?所以我想,“文革”是一场浩劫,应该否定;但是如果没有“文革”这场浩劫,也就没有后来的改革开放。我们在“文革”中创造的这样的小环境,是对“文革”的不满,也是对以后改革开放的支持。 1968年我到湖北省公安县插队落户,1970年招工回城,在汉口江汉路上的“南京理发厅”当理发师,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阶段。理发师要同很多人打交道,和各色人等聊天,不仅能训练人的思维,而且能培养对社会的观察力,所以理发师都很聪明。我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晚上我一个人住在理发店里,没有人和我讲话,就自己和自己讲话,大声唱歌,拉小提琴,找书看。我妈妈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工作,借书比较方便。除较高深的自然科学书籍外,当时出版的所有世界名著我都读过,包括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等方面的著作,连演艺艺术类的书(如有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书)都看。八年时间,我不知看了多少书。那时我们看书的动机也和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只是觉得需要丰富自己。后来我搞人文科学,觉得“文革”那几年我没有白过。我相信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如我们这批人。我们是先读了一个社会大学,然后读正规的大学,正是这段经历造就了我这个人。 问:我听说您的母亲原来是研习康德哲学的,您的父亲李国平先生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之一,一级教授,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数学家。从理发师到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导,您的家庭对您的成功之路有什么影响?您的学术之路有哪些宝贵的经验? 答: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我始终认为妈妈比父亲重要。小孩子第一个最依靠的人是妈妈。妈妈的举手投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爸爸经常漂流四方都不要紧,只要妈妈知书达理,孩子就会走得比较正。妈妈不一定非要有很高的文凭,但在做人、看事方面要有一套。孟子的妈妈也没有多少学问,但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好的环境,为儿子搬了三次家,这就是有见识的母亲。随着孩子长大,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父亲的作用就更重要了。比如到你17、18岁了,将来应该干什么事情,应该怎样奋斗啊,这时候父亲的作用就更大了,这就要看父亲的水平了。 我妈妈是学教育哲学、懂教育的人。有些人写文章,写李国平和他的儿女们,好像我们是父亲教育出来的,错了,是妈妈教育出来的。1978年我决定参加高考,准备报考理科,学数学专业。我父亲是数学家,我们一家人都是搞理科的,很多人认为我肯定考理科,但实际上我很心虚。我只读过一年初中,我的数学很好,但物理、化学没学过,自学时就很茫然。在这关头最重要的人是我妈妈。我妈妈讲:如果我是你,我就不考理科,考文科,搞自然科学学习要讲究连续性,“文革”十年对你来说已经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而选文科,“文革”十年的苦难对你很可能就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我恍然大悟,马上决定考文科,结果非常顺利。后来我们这批人,凡是搞文科的基本上很不错,“文革”的苦难造就了我们的精神财富。中国过去的思想意识形态都是很死板的,我们读大学时,老师都是很教条的。但是,我们在社会上看多了,不教条,在文化上就比较有创造力。 我父亲给了我很多有益的教诲。1978年我考上武汉大学历史系后,父亲勉励我,说真正的学问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是靠学生自己钻研出来的,唯有能自学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问家。1985年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商品经济大潮已经袭来,父亲告诫我:做学问的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