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塑缺陷错误校正
错误校正
1.产品结构错误
产品多胶
不合适的熔胶流动路径
锥度
2.模具设计结构中的瑕疵
2.1 模板的支撑
2.2 模具控温
2.3 脱模面积
2.4 进胶点位置
3.调整范围的宽度
4.调整错误
4.1 走胶不齐
4.2 缩水率
4.3 缩孔
4.4 额定尺寸的偏差
4.5 过度充胶
4.6 纹痕
4.7 变色
4.8 不合适的产品表面特征
4.9 产品形成表面细槽
4.10 严重的夹水线
4.11 冲击纹
4.12 翘曲变形
4.13 产品裂断易感性
4.14 脱模困难
4.15 未达到尺寸公差范围要求
错误校正
产品结构错误
产品本身的错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已经固化了,虽然某些设计上的瑕疵可以通过熟练的修改来补偿,但是,从设计上讲,想获得一件完美的产品却是很难的。按照经验,人们须考虑到产品次品率是否会提高,尽早地在设计开始时,就辩识出这些错误,并改善并排除这些瑕疵,以便函改变产品本身的有效生产性。
在试验过程中,其工作量的大小又常常取决于,是否可以及时地发现并找出这些产品本身结构性的瑕疵。
至少,那些最重要和最常出现的产品结构性错误应尽快地发现:
1.1 产品多胶
产品多胶是指产品某些部位下胶位太厚,比方说:产品骨位或是固定功能部位上胶位太厚。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这样的成型困难呢?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产品冷却速度:和产品胶位厚部位处的冷却时间要慢一些(1)。
作为结果而言,又会产生如下一些现象:
→ 产品形变趋势(见图1)
→ 产品本身的应力
→ 产生并形成缩孔和缩水痕的趋势
→ 在多胶部位上缩水率加强
图1:基于多胶而产生的产品形变趋势
为了可以避免并消除这些缺点,人们尝试着提高相应压力,可是,在这样情况下,产品胶位较薄的地方却又产生了过载或是披锋(2)现象。
因为在产品进胶位点和熔胶流动路径最后位置之间,压力损失情况也很大,所以,当胶料流动到其成型路径最末端位置的多胶部位上时,情况会更加糟。
如果不可避免尺寸多胶的情况,那么,我们应该至少将进胶点放得离多胶部位近一点(3)。
小结:
1.2 不合适的熔胶流动路径
产品结构以及进胶点位置本身应该考虑到熔胶的流动过程,所谓不合适的流动路径,其影响是:
→ 产品胶位较薄,但是其熔胶流动路径过长
→ 流动位置过窄
→ 带有锐边并且,突然性的横向截面处过渡(热熔胶的胶料蕊变窄,见图2)
→ 熔胶流动过程中经常的转弯
图2:在横向截面过渡结构处的热熔状态胶料蕊
与此相反,通过使用熔胶流动辅助手法,可以使充胶成型过程变得比较容易,例如:如同使产品骨位的设计尽可能上熔胶流动方向上一样,在熔胶流动方向上,扩大流动路径的最大横向截面(见图3)
图3:作为在熔胶流动方向上起到辅助作为的骨位设计。
如果产品结构设计并不符合熔胶的流动特征,那以,会产生如下后果
→ 压力的需求提高
→ 进胶点位置处型腔过截
→ 产品易变形
→ 要求过高的料温
→ 夹线现象严重
小结:
1.3 锥度
为了要脱模产品侧边平面,所以在其侧边倾斜位置上会有一定的最小尺寸要求,即:所谓的“脱模斜度”,并且,在通常情况下,在该位置处的倾斜角位于0.5到3度(4)之间。
而对于如下情况之言,如果脱模斜度过大,那么会产生如下现象:
→ 产品侧面斜度过陡
→ 不便于产品在该部位上晒纹,很难获得所需的表面粗糙度
→ 产品某些部位上缩水过小
重要的是需要知道,其所需的角度紧密和胶料类型有关,如果缩水率越小,那么脱模斜度要求也自然会越大,例如PE、PP、PA、POM这些分晶结构塑料其缩水率较大,所以,其产品的脱模斜度要小一些(5)。
小结:
模具结构设计中的瑕疵
2.1 模板的支撑
大部分模具在动模侧上都有“顶出空隙”,即:一个为了顶棍自由运动而特意空出的中空区域,而对于产品而言,该区域却是以一种“桥状结构”而存在的(见图4)
图4:顶棍运动空间的覆盖
如果该“桥状结构”的强度不够,那么,在胶料的压力情况下,其会产生弯曲现象,于是最终又会导致产品表面形成披锋以及过度充胶现象。对于模具中,在离水口较近的位置上(6),上述问题特别易发生,为了使模具中该“桥状结构”变得固牢些,有如下一些可能性:
→ 加强盖板的强主
→ 缩小撑头夹紧宽度之间的距离
→ 在中间位置上进一步地使用撑头机构
小结:
2.2 模具控温
控制模温的重要任务是:为了使产品可以均匀地冷却降温,如果模具控温不均匀,那么,会产生如下问题:
→ 产品有翘曲变形的可能
→ 生产率下降
在模具内热量导出过程之中,取决心书于传热性是否良好。
模具中的分型间隙大大地降低了模具中的热传导性,并且,轮廓镶件也应该考虑到直接地(7)布设控温介质(运水)(见图5)。
该准则同样也适用于哪些具有运动性的模具零件,例如:行位
小结:
图5:镶件中的直接运水系统
2.3 脱模面积
产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多多买菜员工纪律制度培训结业考试.doc
-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pdf
- 陈智慧女士个人的理财方案设计.pdf
- 英文介绍中国文化课件.pptx
- 第五单元《七只小鸟在歌唱》课件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pptx VIP
- 七只小鸟在唱歌-人音版(2024)一年级下册课件(含音频).pptx VIP
-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录音系教学大纲汇总.doc
- (2025春新版本)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七只小鸟在歌唱》 教案.pdf VIP
- 人音版(2024)新教材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音乐游戏 七只小鸟在歌唱》精品课件.pptx VIP
- NY-T 839-2004 鲜李-农业行业标准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