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叙事与田野工作的滋味-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第34卷 第4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8月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乡村叙事与田野工作的滋味
孙庆忠
摇 摇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的东北部,有一个被群 没有历史,只是乡村的往事没有写在纸上、印在
山环抱的古村落———泥河沟。 2014 年4 月,这 书里,农民对家庭的情感、对村庄重大事件的记
里因36亩古枣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 忆,都展现在日常的行为中,深藏在泥土里。 因
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此,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口述采访成为唯一的途
Agriculture Heritage Systems,简称 GIAHS)。 同 径。 入村之后,我曾寻找熟知村庄掌故的长者。
年11月,这个偏僻的山村又被纳入中国传统村 但令我感伤的是,我到泥河沟那天,正是村里武
落保护名录。 这些接踵而至的名号,令曾经无 国雄老人的周年祭日。 无缘与这位20 世纪六
闻的村落名声鹊起,也使村民燃起了重拾旧事 七十年代的大队书记、小学校长谋面,使我愈发
的热情与渴望。 理解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没有哪位老人等你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意在通过 采访之后再赶赴黄泉冶。 这件事情催促着我加
多方参与机制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 快工作进程,通过唤醒村民记忆的方式,为泥河
活水平的提高。 这项国际计划能否为村庄的发 沟留下一部可以定格历史并呈现当下村落形态
展带来一线生机? 我们又能否从乡土文化入 的文化志。 庆幸的是,在此后搜集口述资料的
手,探索出一条通往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基 过程中,村民的讲述以及浸透其中的丰沛情感,
于这样的思考,2014 年7 月至2017 年 1月,我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泥河沟采录一部口
带领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先后 述历史的愿望也便由此萌生。
驻扎在村里56 天,以采录口述的方式,与村民 为什么要抢救农民记忆中的历史? 因为乡
共同完成了3 卷本丛书《乡村记忆———陕西佳 村在逐渐落寞,因为乡土渐行渐远。 在传统社
县泥河沟村掠影》、《村史留痕———陕西佳县泥 会,老年人讲故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
河沟村口述历史》和《枣缘社会———陕西佳县 传递功能。 但随着录音机、录像机等电子设备
泥河沟村文化志》的编撰工作。 正是通过这种 的普及,人们对口承知识的依赖越来越小,老年
特殊的文化干预,我们把村庄的历史与当下链 人在乡村生活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 然而,
接在了一起,使村民由遗产保护的旁观者转变 就泥河沟而言,如果缺失了老年人的生活记忆
为自身文化的讲述者。 这种“社区感冶的回归, 和生命体验,村落的历史将是苍白的。 也许有
也在客观上提升了村民改变处境、创造生活的 人会问,存留农民的生活琐事有那么重要吗?
能力。 我们试想,一个人如果突然失去记忆,对曾经的
生活全然忘却,该如何面对明天? 一个家庭如
一、你来采访时他已赶赴黄泉 果没有共同的生活记忆,情感又如何维系? 同
样,一个国家、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