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与中国史学传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马迁与中国史学传统

司馬遷與中國史學傳統 陳永明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1. 中國史學的萌芽 1.1) 「歷史」(history )與「歷史學」(historiography ):廣義的「歷史」, 泛指一切過去的事;狹義的「歷史」,則專指經由史家編寫而成的著 作。「歷史學」,簡稱「史學」,是指與編寫歷史有關的研究,它所探 討的,包括了史料、史觀與史法等問題。(有關定義,參看: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 1.2) 金毓黻(1910-1962)認為: 「史學寓乎史籍,史籍撰自史家。語其發生之序,則史家最先,史 籍次之,史學居末。而吾國最古之史家,即為史官。蓋史籍掌於史 官,亦惟史官乃能通乎史學,故考古代之史學,應自史官始。」(《中 國史學史》,頁 5 。) 1.3) 中國古代史官記錄歷史的文字,至今乃可見於已出土的龜甲、獸骨 及青銅器之中。這些文字,記錄了當時政治和社會等重要事件,是 今天我們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文獻。(有關介紹,參見:張舜徽﹝1911 -1992 ﹞:《中國文獻學》) 1.4) 《尚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主要收集了遠古時期歷代政府的 報告、公告、誓詞及命令等文獻。據說,《尚書》曾經由孔子(孔丘, 前 551 -前 479 )刪訂,所傳者又有所謂今、古文之分。 1.5) 《春秋》是現存最早的編年史,記錄了春秋時期(前770 -前 476 ) 魯國的歷史,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 ) ,下訖魯哀公十四年(前481 )。 據說,此書亦經由孔子筆削整理。 1.6) 春秋、戰國時期(前 476 -前 221 )的史學作品,還包括《左傳》、《竹 書紀年》、《世本》、《國語》及《戰國策》等等。然而,由於與它們 成書有關的資料十分貧乏,對於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它們確切的 面世日期,史學界目前仍存在不少爭議。   司馬遷與中國史學傳統  2. 司馬遷與中國史學的確立 2.1 ) 司馬遷(前 145 或前 135-前 86? )的生平: ‧ 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他的祖先世代 為「太史」。由於父親司馬談(約前175-前 110)學識淵博,司 馬遷自勆便接受良好的教育,並曾受業於孔安國(約前 150-前 74 在世)及董仲舒(前 179-前 104)。據他自己說,他「年十歲 誦古文」,二十歲開始遍遊天下。 ‧ 元封元年(前110),漢武帝(劉徹,前156-前 87 ,前141-前 87 在位)於泰山封禪,司馬談因病「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故 發憤且卒」。三年後,司馬遷承襲父職為太史令。 ‧ 太初元年(前104)司馬遷曾參與「太初曆」的編修工作。 ‧ 天漢二年(前99 ),他因李陵(?-前 74 )案而觸怒漢武帝, 遭受腐刑。 ‧ 他在出獄後發憤寫史,終於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太史 公書》(即後世所稱的《史記》),並為中國傳統史學,奠下了 深厚的基礎。 2.2 ) 《史記》共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個部分: ‧ 「本紀」(12 卷):以左右天下大局的代表人物為主線,按時序 記錄了三代至漢武時期的歷史盛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