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_省略_aFLUX_的主要进展及发展展望_于贵瑞.pdf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_省略_aFLUX_的主要进展及发展展望_于贵瑞.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_省略_aFLUX_的主要进展及发展展望_于贵瑞

第33卷第7期 地理科学进展 Vol.33, No.7 2014年7月 ProgressinGeography July 2014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 (ChinaFLUX)的主要进展及发展展望 1,2 1,2 1,2 于贵瑞 ,张雷明 ,孙晓敏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 要:基于微气象学理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实现了对生态系统尺度的生产力、能量平衡和温室气体交换 等功能和过程的直接测定,特别是全球尺度通量塔观测网络的联合观测是实现从生态现象观察和生态要素观测 跨越到全球尺度生态系统功能状态变化观测的重大突破。本文回顾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 naFLUX)的创建及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ChinaFLUX 的科学目标和设计理念、观测技术体系、观测数据的标准化 处理及长期积累;综合评述了ChinaFLUX 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的收支评估和交换过程的环境响应、碳通量 时空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在探讨未来全球尺度通量塔观测网络发展趋势的 基础上,提出了ChinaFLUX 的主要发展方向、关键科学问题与未来工作重点,为中国通量观测研究事业的进一步 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涡度相关;碳氮水通量;耦合循环;生态预测;协同观测;ChinaFLUX doi: 10.11820/dlkxjz.2014.07.005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国际社会联合减排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 技需求(于贵瑞, 方华军等, 2011; Le Quërë et al, 地球系统已经进入了人类世的新时代(Crut- 2013; Baldocchi et al, 2014)。近几十年来,在中国 zen et al, 2003; Zalasiewicz et al, 2010; Steffen et al,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 2011) ,人类以超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姿态,利用和 速率也跃居世界第一,不仅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温 开发着其力所能及的各类资源,影响和干预着支撑 室气体减排压力,而且也成为中国大气环境污染、 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物和环境系统(Vitousek et al, 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 1997; Galloway et al, 2004; Raupach et al, 2010) ,并 素。由此可见,开展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 且这种干扰和影响也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口规模的 空分布格局、增汇潜力和技术途径的综合研究,是 增大而与日俱增,已经造成了不可自我恢复或不可 现阶段解决环境问题和应对全球变化急迫而重大 逆转的全球规模的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 的科技命题(于贵瑞, 王秋凤, 朱先进, 2011; 于贵 了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破坏(Millennium 瑞, 何念鹏等, 2013; Gao et al, 2012)。 Ecosystem Assessment, 2005; Brook et al, 2013)。以 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碳氮温室气体通量是 气候变化为标志的全球环境变化引发了人类社会 揭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其变异的重要指标,多过 的广泛关注,成为资源环境以及地球和生命科学研 程、多要素的长期协同观测将为陆地生态系统碳— 究的热点领域(IPCC, 2007)。 氮—水循环过程的机理研究以及碳源/汇的时空分 碳循环是全球环境变化科学研究的基础问题 布评价提供重要的观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