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战争的爆发与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39-1940
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战争的最初两年,德国法西斯东突西进,迅速占领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意大利和日本在德国胜利的鼓舞下也纷纷加紧了各自的侵略活动,三国于1940年正式缔结军事同盟,法西斯势力嚣张一时。一、德国入侵波兰与各国的反应 德国闪电战与波兰的灭亡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国启动了准备已久的“白色方案”,动用优势兵力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参与行动的德军共53个师又一个旅,其中包括7个装甲师和8个摩托化师,共计150余万人,坦克2800辆,火炮6000门,飞机1929架,舰艇40艘。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闪电般突击面前,波兰军队虽顽强抵抗,但难逃失败的命运。 9月1日-8日,德军全面突破波兰防线, 9月17日,德军将波军主力合围于布格河以西。同日,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议定书出兵波兰东部,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9月28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军陆续投降,波兰政府于17日晚逃亡国外(9月30日在巴黎成立流亡政府)。10月5日,波兰境内有组织的抵抗停止。这样,波兰在短短35天内再次面对被瓜分的命运。 英法宣而不战的“奇怪战争” 英、法两国作为波兰安全的保证国,在德军入侵波兰的当天就照会德国,要求德国撤军,否则两国将履行对波兰的保证义务,但德国置之不理。次日,两国紧急磋商,宣布总动员。9月3日,英法先后对德宣战。到9月10日为止,英国的自治领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联邦和加拿大也陆续对德宣战。 当时德军主力都在波兰前线,留守西线的部队只有23个师,而英法联军超过80个师,然而,宣战后的英法联军却并没有对德国的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以缓解波兰的压力,而是做了几次象征性的调动后就龟缩在法德边界的阵地内,静观波兰的灭亡。事实上,从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至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之间这段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内,双方上百万军队各自静坐在己方的水泥工事里相互对峙,没有大规模的战争行动,前线的士兵甚至以文体活动打发时光。这种宣而不战的奇特现象被人称为“奇怪战争”(德国人称之为“静坐战”,美国人称之为“假战争”)。 苏联筹建“东方战线” 波兰战役爆发后,苏联为了自保和防止战火东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其西部防御。苏联的计划是尽可能地向西扩展疆界,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能阻止德国东进的东方战线。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东部实际上是苏联筹建东方战线的第一步。根据9月28日德苏两国签定的边界友好条约,波兰东部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地区为苏联拥有,上述地区拥有1300多万人口,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在11月1-2日,两地分别并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此举使苏联的边界西移300多公里。 与此同时,作为东方战线的组成部分,苏联开始加强对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控制。1939年9-10月间,苏联分别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签订了互助条约,获得在三国驻军及使用其军事基地的权利。到1940年6月,德国征服西欧后,苏联又迫使上述三国与苏联全面合作,并在8月“自愿”加入苏联,成为苏联版图上三个新的加盟共和国。新增领土174000平方公里。 苏联筹建东方战线的第三个行动是调整其西北部与芬兰的边界。波罗地海三国并入苏联使苏联大大增加了安全感,但在北方的芬兰边界仍有令苏联不安的隐患,因为列宁格勒距苏芬边界仅32公里,远程大炮可以轰击该城。一旦战争爆发难免战火。因此,苏联于1939年10月11日便开始与芬兰谈判调整边界。苏联的条件是将靠近列宁格勒的芬兰边界北移20-30公里,苏联以卡累利阿东部2倍于此的土地交换,并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租金租界汉科半岛30年。但是苏联的要求遭到芬兰断然拒绝,11月13日,谈判破裂。11月28日,苏联单方面废除1932年两国签定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并召回外交人员。11月30日,苏军入侵芬兰,苏芬战争爆发。 经过近三个月的激战,芬兰战败求和。3月7日,苏芬开始和谈,3月12日,苏芬签订和约。根据和约,苏联租借汉科半岛30年并获得了4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将北部边界向外推进了150公里。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最后一个行动是调整与罗马尼亚的边界。1940年6月26日,苏联照会罗马尼亚,要求归还比萨拉比亚,同时将乌克兰人占多数的北部科维纳“移交”给苏联,作为罗马尼亚占领比萨拉比亚22年的“赔偿”。次日,苏联再发最后通牒,要求罗马尼亚四天内交出上述地区,罗马尼亚被迫让步。苏军于6月30日进驻完毕。8月2日,比萨拉比亚地区成立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北部科维纳并入乌克兰,此举使苏联增加了5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约400万人口。 从1939年9月17日到1940年8月2日,通过建立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