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亲密关系中的矛盾感嘉义大学家庭教育与辅导咨商研究所研究生.docVIP

家庭亲密关系中的矛盾感嘉义大学家庭教育与辅导咨商研究所研究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亲密关系中的矛盾感嘉义大学家庭教育与辅导咨商研究所研究生

家庭親密關係中的矛盾感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輔導諮商研究所研究生羅敏文 壹、矛盾感 ~ 讓家庭騷動不安的因子 矛盾感( Ambivalence)是人類經常會面臨的一種現象,意指個人對某人事物產生認知及感受上的差距,因而衍生的一種趨避的心理。美國精神病學專門辭典(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Inc, 1994)將矛盾感定義為: 針對某一特定的個人、物體或情境,同時存在的正負向情感、態度、思考或慾望。 矛盾不是衝突,而是愛恨趨避並存或者魚與熊掌想兩得兼的感受,這種感受會帶來內在的衝擊與衝突,可是因為沒有更好的取代方案,最後卻很可能讓我們什麼也不做地繼續擁抱這種感受。於是常見情侶已經愛不復見了,仍死守在一起(他雖然不夠好,可是我又能找誰?);晚上應酬事業,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就變少?工作上,和同事合作又競爭愛情上,依賴戀人又想保有自我空間…不論是想要又擔心 的“愛憎矛盾感”,或是想給又為難 的“罪疚矛盾感” 面對許多事,常常因為,讓我們。婚姻帶來的親密很美好,;孩子為生活帶來,但相對責任。 ambival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指的是個人對其配偶的某些特質所知覺到的,在情感及認知上的愛恨並存的感受,是個人內在或人際間一種騷動或不安( disturbance)的現象( Braiker Kelley, 1980)。夫妻親密關係若出現矛盾,家庭氣氛勢必受到影響,家人互動也會隨之產生波動。同樣的道理,當家庭其他成員與家人間出現了矛盾,整個家庭也會因而跟着騷動不安! 貳、家庭矛盾感的研究與重要理論 「家和萬事興」,家庭要和樂,就要避免或去除令家庭騷動不安的因子。在家庭矛盾感的研究方面,國內學者吳嘉瑜(1992)針對成年的親子關係研究,發現成年子女處於原生、姻親家庭父母及子女之間的照料、關懷與教養,因而有高度的矛盾感。而不論公婆媳婿都有「求全與界限」的矛盾。2004)探究已婚華人女性代間矛盾情感唐乃華已婚女性請婆婆、媽媽協助托育產生的代間矛盾有以下三種:已婚女性在婆家、娘家角色地位的矛盾,女性自我與母職角色的矛盾,以及世代對於教養認知和理想托育型式差異的矛盾。許承德2007)則指出,中年人「與老年父母同住」,「」。Pillemer 和Lüscher(2004)整理美歐晚年親子關係的研究指出這些研究都認為矛盾感是晚年的親子關係的重要特質。 然而矛盾的存在,不見得只有負面結果,事實上矛盾之所以存在,正因為它在乎這段關係,而且提供了正負向重疊交錯的觀點(先生努力工作是好事,但我希望他能多陪陪我!前者是認知,後者是感受,兩者都沒錯,但加在一起就形成矛盾),而非如傳統所認定的,只有單方面的負向觀點,是以學者反駁過去將矛盾感視為對關係的不滿意和各樣猜疑,以及矛盾感對關係及個人健康具破壞力的看法,轉而提出矛盾感是使關係更緊密或更疏離的催化物的開展觀點(Thompson,1992)。據此,我們在面對矛盾感可以有更開放的思維,將矛盾感視為是「認知到現況,並擁抱接納內心真實感受」的契機,真真切切地去面對,「拿起它,處理它」,然後,「放下它」! 參、覺知與化解~家庭各種親密關係中的矛盾感及解決之道 除了以上列舉的代間矛盾之外,家庭也常因下列主題產生矛盾: 一、育兒矛盾 譬如生或不生?有小孩曾加不少生活樂趣,但相對的責任也增加許多;到底要照書養,還是聽老人家的撇步養呢? 二、孩子教養矛盾 譬如「快樂學習才能身心健全,超前補習才能夢想成真」,到底要讓孩子自我學習,還是提前補習呢?到底要讓他自己站起來或扶他一把呢? 三、價值觀或看法矛盾 四、性格矛盾 譬如丈夫拼命三郎的特質有助於衝刺事業,卻擔心他傷了身體,縮減與家人相處時間。 五、性關係矛盾 譬如為了履行夫妻義務而配合對方,其實自己一點都感覺不到愉悅。 六、遠距夫妻矛盾 譬如到底要不要讓對方知道我並不想什麼事情都自行決定,其實是十分渴望有可倚靠的肩膀呢? 七、因找第三者解決矛盾而產生的矛盾 譬如說請父母親朋好友參與調解問題,常常是舊問題沒得到解決,又出新矛盾 林彥妏(民8)。利翠珊(民88)。 已婚女性與上一代的互動關係與情感連結。中華家政學刊,28,31-46。利翠珊(民88)。華人已婚女性代間矛盾情感之特色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 4, 2007 年。吳嘉瑜(民)。?年子代夫妻對偶代間關係經驗:「他」的矛盾?「她」的矛盾?中華輔導學報,15?期,p.123~149唐乃華 (民)。幫手!?綁手 !?已婚女性與母親、婆婆托育協助之代間矛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許承德(民)。中年世代之代間支持、代間規範、代間矛盾與老年居住安排期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民)。 碩士論文。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