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研讨报告--互感和谐振电路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路分析研讨报告--互感和谐振电路应用

互感和谐振电路应用 ——RFID原理研究 RFlD介绍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正在成为现实并走向应用。如下为RFID技术的典型应用:一卡通,公交卡,身份证,超市刷卡消费等。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 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及应用程序系统三个部分所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Reader发射一个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 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 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 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当装有无源RFID电子标签的物体接近读写器时,读写器受控发出查询信号,RFID电子标签收到此查询信号后,将此信号与标签中的数据信息结合后反射回读写器。反射回的合成信号,已携带有RFID电子标签数据信息。读写器接收到RFID电子标签反射回的合成信号后,经读写器内部微处理器处理后即可将RFID电子标签储存的信息读取出来。 原理分析 (1)串联谐振电路: 对如图(1)的 RLC 串联组合,其阻抗为, 的电抗成分 X 与ω有关,当外加的信号频率使得电抗X=0,称电路发生串联谐振,使电路产生谐振的频率称为谐振频率。其中谐振频率为。串联谐振可以产生很高的正弦电压。 图(1) (2)并联谐振电路: 对如图(2)的 RLC 并联组合,其导纳为,可以推导出,当 时,导纳虚部B=0,Y=G 为纯电阻,称在此频率下电路发生并联谐振,成为并联谐振频率。并联谐振可以产生高电流。 图(2) 三、课题介绍 用非接触方法进行身份识别的技术称为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广泛用于电子门禁、身份识别、货物识别、动物识别、电子车票等场合。RFID 系统由计算机、读写器和应答器以及耦合器组成。应答器存放被识别物体的有关信息,放置在要识别的移动物体上。耦合器可以是天线或线圈。近距离的射频识别系统采用耦合线圈。图 (1)所示为为互感耦合RFID 系统电路接口的等效电路。互感的初级部分连接信息读写器,它发出高频信号,在初级电感L1(发送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压。次级电路是应答器的接收等效电路,L2 是应答器的接收线圈。当应答器靠近读写器时,线圈之间发生互感,应答器从接收线圈上获得微弱能量(这部分电路没有画出)控制电子开关S 动作发出特定的ID 信息。 图(1) 电路初级和次级均谐振于vs 的频率=125kHz。当开关S 闭合时,次级回路失谐,影响到初级回路也失谐。初级回路谐振时,电容C1 上有高电压;失谐时,电容电压vc 显著下降。当开关S 受到控制信号电压的变化而闭合或断开时,vc 幅度跟着变化。因此,次级负载变化引起初级电容电压幅度被调制,称为负载调制,由此实现信号从次级到初级的传递。读写器检测电容C1 上电压幅度变化得到应答器的ID 信息。读写器检测电容C1 上电压幅度变化得到应答器的ID 信息。 1、给定电路参数L1=L2=1.35mH, C1=C2=1.2nF, 耦合系数k=0.3, R1=40W, R2=5kW,vs 幅度为5V,频率为125kHz 的正弦波,用相量法分析当S 断开和闭合时,电容C1 上的电压vc。 (1)当S断开时: 次级回路阻抗: 当谐振时,Z2为纯阻: 对于给定元件参数, 因此, 在125kHz下,Z2反映到初级的阻抗为纯阻: 由: 有: 当S闭合时: 次级回路阻抗: Z2反映到初级的阻抗: 初级的总阻抗: 此时初级电容上电压: 用EWB 的频率扫描分析,测量频率从10kHz 到1MHz 变化时,C1 和C2 上电压幅度的变化情况。 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进行扫频分析时,扫频类型为十进制,纵坐标为线性(Linear),其电压幅度如图(4)为仿真后的结果:(红色为节点4,绿色为节点5)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