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民族认同现状的探析
——基于云南楚雄彝族青年学生的调查
王成顺 任 玉
摘要:彝族青年学生是边远彝族聚集地区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民族认同状况如何直接影响边
远彝族聚集地区的发展。通过研究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我们发现:边远地区彝
族青年学生的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状况都良好,不存在民族认同危机;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
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本民族认同;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中来自彝族聚集地的青年学生更易
形成良好的民族认同;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都具有
逐渐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青年学生;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4)02-0060-0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陈列的《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
梦”,他强调“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面对过
去:“雄关漫道真如铁”;面对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面对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1]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地区之间共同发展,消除地区之间发展的差异,共享发展成果,而如今
东部、中部和西部边远地区之间发展差异显著,实现“中国梦”首先就应该发展贫穷落后的边远地
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彝族青年学生是边远彝族聚集地区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是否心系民
族、心系祖国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发展,借此,笔者想探讨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民族认同的状况,
促使彝族青年学生共建地区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给予应有的智力支持。
一、样本情况及问卷设计
本研究以彝族青年高中生和大学生为具体调查对象,用自填式问卷收集第一手资料,然后用
spss.13分析收集的数据。
(一)样本
彝族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基本上位于落后的边远地区,彝族主要有两个聚集
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研究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民族认同的状况,在
样本的选取上笔者选择了边远地区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青年学生,选取的样本具有:边远地
区、彝族聚集地、青年学生三个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本次研究共抽取了530名彝族青年学生,有
效问卷回收499份,回收率为94%,具体由表1所示:
表1 样本构成与问卷回收率
学校 学历 样本(人) 有效回收(份) 回收率(%)
楚雄州民族中学 高中 300 277 92
楚雄师范学院 大学 230 222 96
作者简介:王成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任 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青年与青年工作。
60
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民族认同现状的探析
(二)问卷
1.自变量。研究边远地区彝族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在自变量的设计上重点考虑“边远”和“学
[2]
生”两个因素,于是设计了“学历”和“是否来自彝族聚集地”两个变量, 因为根据本研究对青年
学生的定义,青年学生包括大学生和高中生,设计该变量的目的在于比较不同学历青年学生民族认同
状况的差异。设计“是否来自彝族聚集地”主要出于考虑边远地区主要是民族聚集地,特别是少数民
族,于是通过该变量的设计来重点分析大多数“来自彝族聚集地”的彝族青年学生和少部分“来自非
彝族聚集地”的彝族青年学生在民族认同上的差异,此外,本次研究还设计了常规变量“性别”。
2.因变量。本研究的民族认同包括彝族青年学生的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因此有“本民
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两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