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法律思想
公元前551—前479年
一、孔子生平和经历
生平
周游列国
教学著述
55岁
30岁
Text
Text
闻名于鲁
Text
鲁国做官
人生轨迹
孔子
父死
3岁
68岁
73岁
26岁
母亡
17岁
娶妻生子
19-20岁
担任小官
21岁
收徒办学
51-53岁
周游列国
著书立说
去世
卫 被灵公窥
陈 被困匡地
宋 檀树砍树
郑 未予接待
陈蔡 被困绝粮
著书立说—《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一共二十
卷,11705个汉字,是我国古代儒家经
典著作之一。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
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
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礼:包括西周以来所形成的整套典章制度和礼仪习俗,其基本内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
仁学观
仁者爱人
父子关系
君臣关系
同辈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礼仁结合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
把礼从外在的约束变为内在需求,仁
获得比礼更优越的地位。
仁学观的评价
仁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发 现“人”,
强调个体人格的主动 性、独立性。
“仁者爱人”是以宗法伦理为基础,
有等级、有区别的爱。
人存政举,人亡政息——贤人
人治观
强调当权者要严于律己
因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世之治者不绝于 中,中者上不及尧舜,而下亦不为桀纣。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孔子的“人治”对话韩非的“法治”
只有“哲学王”才能治理好国家!
治国莫过于仁者,仁者爱人!
孔子与柏拉图—英雄所见略同!
敛从其薄
德治观
反对贫富悬殊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
敛,从其薄
不患寡而患不均
反对人殉制度
贫而无怨难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先富后教
无讼的诉讼观
讼的
弊端
无讼的
理论基础
德主刑辅
中庸
思想
听讼,吾尤人也,也必使其无讼!
无讼的理想如何实现
儒家:和为贵—无讼
法家:重刑主义——忌讼
古代社会官方对诉讼的态度为什么是息讼?
1.儒家无讼法律思想的影响。
2.争讼意味着官员教化不力,治 民无方。
3.涉讼费用易使当事人倾家荡产,破坏社会秩序稳定。
4.官方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局限。
5.受科技发展的制约,古代官员取证验证困难。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父子相隐的诉讼原则
经过多个朝代的
逐步完善,形成
中国历史上独具
特色的亲亲相隐
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188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第49条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
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第60条
凡知道案件
情况的人,
都有作证的
义务。
课后思考:亲亲相隐?大义灭亲?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之比较
孔子与苏格拉底共同关注的问题
教育篇
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死亡篇
无畏无惧,直面生死
研究篇
关注社会和探索人生
学而优则仕
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主张有德行的、专业的人治国
四、孔子法律思想之价值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而后,儒分而八,以后有了更多的发展和变迁。
李泽厚
东方人闪烁出智慧之光,他们用言语来描绘,人们也可以从中看到卓越之处,而孔子就是集大成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妹岛与世—森林住宅.ppt
- 始终眷恋着祖国zmj一7850一5984.ppt
- 始终眷恋着祖国{最新定稿}.ppt
- 始终眷恋着祖国{定}.ppt
- 始终眷恋着祖国{实用}.ppt
- 妙解教材2017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功与机械能第1节功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 姓氏和文化传承.ppt
- 姓名:傅丹莉性别:女学历:研究生{硕士}职务:语文教....ppt
- 姓氏和民俗.doc
-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用}.ppt
- 中美网络社交媒体中不礼貌话语的对比研究--以微博和推特为例.pdf
- 中西大规模英语考试阅读语篇的文化呈现研究.pdf
- 中国财产税税负归宿研究--来自车船税的证据.pdf
- 互联网平台经营者API封禁行为反垄断规制研究.pdf
- 俄--英--汉三语学习者汉语动词语义通达模式研究.pdf
- 中美科技企业社交媒体印象管理话语策略对比研究.pdf
- 中国股票期权市场的方差风险溢价与收益率预测研究.pdf
- 交际理论视角下信息重组策略的应用--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2023”交传实践为例.pdf
-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pdf
- 企业ESG表现能否影响股票流动性?--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