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失业率 失业者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又正在寻找工作,但仍然没有工作的人。 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称为劳动力参工率。 失业率就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的比例。 非工作年龄人口 非劳动力 失业者 就业者 工作年龄人口 劳动力 总人口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 三、遗憾指数及其他 遗憾指数又称痛苦指数,是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和。 不受欢迎指数是人们对现政府不满意的程度,等于通货膨胀率加6倍的失业率。 稳定政策指数,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2×失业率+通货膨胀率。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与流派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四、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增长 失业:由于各种难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事业,称为自然失业;由于经济中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繁荣与衰退的交替。 经济增长是指GDP长期持久的增加。 中心:GDP 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强调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不能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时,因此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政策调节的宏观经济学派。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 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第一,市场机制并不完善; 第二,短期中经济周期的原因在于总需求; 第三,要使经济稳定运行,政府必须用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 新古典综合派: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 新凯恩斯主义:曼昆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能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因此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派。 货币主义: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 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 实际经济学派: 四、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主要分歧:短期宏观经济分析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市场机制不完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市场机制是完善的 B you See * 关键词 * * * * * * * * * * * Chapter 10 宏观经济学概论 二、其他宏观经济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与流派 关键词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相互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五、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六、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第一,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第二,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称 第三,最终产品(最后供人们使用)的总值 第四,无形的产品——劳务(旅游、服务、卫生、教育等) 第五,产品的现期价格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1、支出法 2、收入法 3、部门法 1、支出法 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个人消费支出(C)+私人国内总投资(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NX) 个人消费支出(C) 耐用品 非耐用品 住房租金 其他劳务 私人国内总投资(I) 厂房 设备 居民住房 企业存货净变动额(年终存货-年初存货) 政府购买支出(G) 联邦政府支出 州与地方政府支出 净出口 出口(+) 进口(-) 2、收入法 要素支出法或要素收入法,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 非公司利润 合营企业 农民 企业税 间接税 公司税 资本折旧 误差调整 工资和其他补助 净利息 租金收入 利润 公司利润 红利 未分配利润 3、部门法 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电、煤气、水业 批发、零售商业 金融、保险、不动产 服务业 政府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