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习选择与使用论据(上课实用版).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选择与使用论据(上课实用版)

论据的选择 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材料吗?为什么? 1、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得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2、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3、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经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较,他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办法和黑人比。但他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是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论点:不要轻视小事 引言: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是论据选择易出现的第一个问题,论据选择没有围绕中心论点。 这是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  ①孔子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③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④桑地亚哥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又聋又哑,后来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⑥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⑦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于乌江。 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 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论据不真实。 以“挫折铸造成功”为论点,下面的论据说服力强吗? 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有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 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三个问题,论据不典型。 下面是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两段论据,能吸引你吗?为什么? 满清末年,政府腐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如洪秀全领导农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孙中山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都没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斗争,在斗争中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终于取得了胜利。 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的作文高手。 他在这里讽刺的就是学生作文论据陈旧。 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四个问题: 论据选择不新颖 阅读下面作文片断,看在表述上有何特色?你有什么感受?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用箭射中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理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了天之骄子。 魏征曾为李建成出谋暗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魏征为相,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事。 ——《勿以好恶论断之》 论据的运用 第一步,围绕观点概括论据 概括要点:对象、事件、结果 (但概括时要扣住观点的关键词) 第二步,紧扣论点分析论据 有了简洁的事例材料,还要将其与观点联系起来,成为证明论点的论据,在例举事例后还要有必要的分析。分析的方法有: 1、正反评价法:没有……而是…… 2、因果分析法:……,是因为…… 3、假设推理法:若无……,怎能…… 倘若(如果)……,那么…… 课堂小结 我们了解了选择和使用论据的一些要求、方法,关键是同学们能付诸写作实践。真正要用好论据,需做到: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多积累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要勤思考 3、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勤练习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时,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