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可无知,不可无德 读《我教育理想》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司马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法》 教育目的 一、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二、 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三、 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 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 美的氛围中推进善良的教育。 四、 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 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 雄主义精神。 五、 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 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 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六、 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 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 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七、 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 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 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八、 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 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 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 势力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