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议“指转”技法在张猛龙碑笔法教学中的运用技巧和作用.doc

浅议“指转”技法在张猛龙碑笔法教学中的运用技巧和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指转”技法在张猛龙碑笔法教学中的运用技巧和作用

浅议“指转”技法在张猛龙碑笔法教学中 的运用技巧及作用 【提要】转笔可分为指转和腕转。指转的具体使用技巧以方点和圆点使用技巧具体说明。指转在张猛龙碑笔法中所起的作用体现在:(一)起笔1、 指转的使用使魏碑呈现出方圆结合,圆笔圆浑,方笔峻健风格;2、指转起蓄势作用; 3、起笔使用指转可使主笔以较简洁流畅方式藏锋和保持中锋状态;4、从用墨上看,指转使墨液供给持续充分;5、指转动作简单、顺畅,符合笔性。(二)中部行笔1、与其他技法一起,使线条实现“中实”。2、在各种技法的衔接运用中,指转起到承上启下的自然过渡作用和二次蓄势作用,同时带来用线律的变化;3、丰富了线形.;4、拉回偏侧主毫,保持中锋行笔或出锋;5、使线条更具温润质感。(三)收笔1、以极简单的动作藏锋;2、以极自然的方式塑造方圆笔;3、赋予笔画以温情和韵味。 【关键词】指转 笔法 教学 从导致笔锋转动的人体部位上看,转笔可分为指转和腕转(本文包括肘和臂引起的笔锋转动)两大类。 指转指运指捻管以转动笔锋,主毫几乎不作水平移动(在感觉上是以之为圆心),起笔后朝笔画运行的同一方向旋转,为顺转。此法主要是靠拇指与其余四指(主要是食指)的来回搓动。从操作性而言,笔杆的转动只在大拇指上节之内,转动最大幅度多在90度左右,甚至很多时候很细微,动作连贯顺畅,完全可以做到,多加练习便能运用自如。 腕转即起笔后笔锋不在原地旋转,而是随运笔方向作弧线运动,此为传统笔法的经典技法。此法多靠腕力,臂力带动转笔亦视为此列。 指转与腕转的区别,在于指转以主毫为圆心笔肚为半径作圆周运动,在点内完成;腕转则作弧线运动,在圆周上运行(如下图)。 形象一点,指转与腕转就好比地球的自转和绕太阳的公转。 “指转”之法古已有之。如“宋苏轼《论书》曰:‘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清宋曹《书法约言》开卷首句便是:‘学书之法,在乎一心,心能转腕,手能转笔。’”〔1〕 但碑学自魏晋南北朝兴起后,中断了一千多年,直到清代碑学运动的出现,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以及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成为魏碑的先锋论著,但此后复归沉寂,故碑学理论没有一个系统的总结,特别是笔法、结构等理论技法还不成熟。“指转”之法用于《张猛龙》,今人已有探索使用,如孙伯翔先生在《怎样写魏碑》中讲解“河”字的竖钩笔法时提到:“ ……至底部略驻转,腕部力挫,指实而捻管,腕力指力合一 ……” 至于指转之法如何具体使用? 在魏碑起什么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去认识。 《张猛龙》碑字形不大,非多数龙门石刻或唐碑类大楷,笔画变化很微妙,所以是非常适合运用指转之法的。此外它“……具有典型,它的风格非常具有魏碑楷书的代表性,是魏楷体系中属于中性风格类的作品……再是技巧规范且含量高。”〔2〕 对于魏碑笔法教学同样具有借鉴作,故下面以张猛龙碑为例对上述问题作逐一探讨。 一、指转的具体使用技巧 下面以方点和圆点为例来解析指转法的详细技巧并进一步阐释指转法在起笔上的运用。 (一)方点使用技巧 指转法在方点中的运用是和切笔、提按,顿挫结合在一起的。如白砥先生在《走进经典碑帖之—— 峻拔奇伟张猛龙》中说:“用毛笔写方笔,可先略作尖切,再铺毫转笔”,因此本文把这种先切后转的方式简称为“切转法”。 先看典型方点。 1、典型方点 此方点来自“未”字的左下点为典型的三角点。 书写时先作“切”,确定笔管靠在大拇指上节下端,然后从左上方侧锋(不可过偏薄,宜稍厚重)下切,切为笔尖到笔腹的下压过程,同时笔尖有略微的向下滑动。笔尖此时纯用臂力导之,切不可捻管转笔,其势干净利落,运笔相对较快。 接下来的“转”更为关键,分三部分讲解。 旋转过程:当行自右下角笔管稍提起(提使笔锋适当收缩,便于敛锋旋转不致发生绞锋,同时使得下边的副毫向上略为收缩导致下部方峻而不臃肿),并顺势顺时针旋转,此时在指法上拇指上节向内弯曲向后拨动,而笔管下部夹在中指和名指之间不会盲目运动自然随之旋转,与此同时笔管上部在食指第中节滚动过。此时笔锋运动状态如上图,中间线为主毫,上下两侧为副毫,可见下侧副毫圆转幅度最大,上侧最小。 旋转结束时:当笔锋上旋转到笔肚与运笔方向一致时,即结束旋转。不可旋转太过,以致下部棱角过于尖利,亦不可旋转不够使上面棱角虚尖下面臃肿。 旋转结束后:此时笔锋已经铺开形成铺毫,但因转前笔锋略提及滑动,上部副毫滑入画内,加之顺向旋转笔肚始终保持纸的一面没受太大的挤压,相对于翻转而言铺毫散得不太开,故旋转后上部棱角稍尖,此时笔锋可稍作向上的挫动(锋利细小之方笔甚至可略过,但厚重之笔较为明显)以掩其锋芒,同时笔锋呈中锋运行态势。挫动之后正因为铺毫散得不太开,才便于从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