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审小麦新品种绵麦367和绵麦51及高产栽培技术
舢辞技娥 2014.6粮食作物
国审小麦新品种绵麦367
和绵麦51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生荣 杜小英 任 勇 周 强 雷加容 李太军 何员江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小麦改良中心绵阳分 中心 绵阳62l023)
摘要:绵麦 367和绵麦51是 由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最新育成、来源于同一组
合的大穗型高产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10年和 2012年分别通过 国家品种审定。成为国家级推广
品种;2011年和 2013年分别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进行示范推广 ,绵麦 367被
农业部推荐为2013—2014年度全国小麦主导品种。重点阐述 了绵麦367和绵麦51的主要特征特性
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绵麦367;绵麦51;栽培技术
绵麦 367和绵麦 51来源于 1275—1(绵麦 37)/ 匀 ,饱满。生产上种植一般亩有效穗数 22万~25万穗
99—1522(川麦 43)杂交组合 的姊妹系 。绵麦 367于 (高产栽培可达 30万右),每穗粒数 45粒左右 ,千粒
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国审麦 2010001),2011 重 45g以上 。抗条锈病 ,兼抗 白粉病 。容重每升
年被 科技 部列 为 国家农 业科 技成 果转 化项 目 750g左右 ,粗蛋 白11.25%~13.00%,湿面筋 18.2%~
(2011GB2F000007).2013—2014年度被农业部推荐 24.6%,吸水率 50.5%~57.6%,沉降值 28.5~30.0mm,
为全国主导品种 ;绵麦 51于 2012年通过国家 品种 面团稳定时间 1.2~3.3min。
审定 (国审麦 2012001),2013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 1.2 绵麦 51主要特征特性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SQ2013ECF000056)进行大 春性 。中早熟 。全生育期 190天左右 ,比对 照川
面积示范推广。绵麦 367和绵麦 51的共同特点是在 麦 42迟熟 1—2天 。幼苗半直立 ,叶色深 ,分蘖力较
试验和示范中表现株高适 中,株型紧凑 ,耐肥抗倒 , 强 ,生长势旺,上林成穗率中等 。株型适 中,株高
穗层整齐 ,穗大粒多。成熟落黄好 ,田间植株商 品性 85cm,抗倒伏力较强。穗大粒多 ,穗层整齐 。穗长方
好 ;抗旱耐瘠、耐寒性强,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高产稳 形 ,长芒 ,白壳 ,红粒 ,籽粒半角质 ,均匀、饱满。亩穗
产,适应性广 ,深受基层农技推广部 门和种植农户喜 数 22万~25万 ,穗粒数42—45粒 ,千粒重 45~48g。
爱,成为当前小麦高产创建和高产示范 的首选 品种 , 慢条锈病 ,高抗 白粉病 ,中感赤霉病和叶锈病 。容
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据不全统计 ,绵麦 367自审定以 重每升 750~772g,粗蛋 白11.71%~12.7l%;湿面
来 ,示范推广面积已超过 100万亩。 筋 23.2% 24.9%,吸水率 51.3%~51.6%,沉降值 19.5~
1 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28.0mm,面 团稳定时间 1.0~1.8min,属于弱筋小麦
1.1 绵麦367主要特征特性 品种。
春性。中早熟 ,全生育期 188天。幼苗半直立 ,苗 2 试验产量表现
叶中等宽窄,分蘖力强,生长势旺,上林成穗率较高。 2.1 绵麦367试验产量表现
株高 82cm左右 ,抗倒伏力强。穗层整齐 ,穗大粒多。 2006—2007年度进行 品比试验 ,平均亩产 598kg.
长方形穗 ,长芒,白壳,红粒 ,籽粒粉质一半角质,均 比对照川麦 107增产 21.9%:2007—2008年度参加 国
基金项 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一3—2—40);“十二五”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 目。
作者简介 :李生荣,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E—mail:lishr2000@163.corn
一 206—
粮食作物2014.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