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青田地名文化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青田地名文化初探.doc

  简论青田地名文化初探 简论青田地名文化初探 导读:青芝和竹青两种植物丰富得名。  “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青田凭借着依山傍水之势造就一代又一代敢于创新的青田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为当地赢得了“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的美誉。丰富精彩的地名故事传说更为其历史文化蒙上了神奇的面纱。  二、地名命名文化特征  依托自然和人文特色,青田的地名 [摘要]浙江省的青田县作为著名的中国石文化之都,素有“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的美誉。本文对青田县的地名、更改和继承进行初步的探讨,对其进行大致的分类,概括总结该地地名命名特点,为今后青田县新的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参考,让地名文化与三乡文化更恰当地融合,记录青田的淳朴风情,雕刻美好的滨江小城蓝图。   [关键词]青田地名 分类 特点 文化   []A []1009-5349(2014)02-0103-04   徐梦(1991-),女,浙江青田人,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本科生。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它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与不同时代的自然、社会、人文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特定文化现象体现的载体,无时无刻不在记录、反映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演变的轨迹,是重要的时代交际工具。随着浙江省“三改一拆”工程的进行,各地都在纷纷对旧城区进行拆迁改造,这也同时带来了各市县区域地名的保留和变更理由。地名作为时代进步的见证,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命名原则。对其研究工作更是这一阶段必不可少的重任。因为这样才能在前人优秀的地名基础上进行更好更科学的新地名规划,顺应大众接受心理,满足现代人的交际需要。   一、青田地理概况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大部分为连绵的山地。浙南漓江——瓯江贯穿全境,水力资源丰富。2006年经历了浙江省滩坑水电站建设的重大移民工程。现辖3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21个乡,15个社区,15个居委会,414个行政村,2786个自然村。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因此古时多灵芝、青竹等植物,同时还蕴藏有丰富的矿物——叶腊石,是青田石雕的主要成分。   青田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青田县建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但“青田”之名,始见于南朝时,南朝梁元帝(萧绎)所写《鸳鸯赋》中有“青田之鹤,即此山所产”。清康熙《青田县志》记载:“青田山,县北一里。旧志:山下有四,产青芝,故名。”所以青田又有芝田之称。宋郑缉之《永嘉郡记》载:“青田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北宋太平寰宇记》载:“青田县本松阳、括苍二邑之地,景云中析置,因青(田)山以为名。”如此可见“青田”之名有两方面的命名原则,第一是因山为名,即青田山,后此地常有白鹤栖居,故改名太鹤山。而县府所在地鹤城据南朝宋《永嘉郡记》载:“青田双白鹤,年年生子,长便飞去。”南朝梁元帝萧绎作《鸳鸯赋》:“青田之鹤,昼夜俱飞。”位于太鹤山下得名。第二是因物产青芝和竹青两种植物丰富得名。   “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青田凭借着依山傍水之势造就一代又一代敢于创新的青田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为当地赢得了“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的美誉。丰富精彩的地名故事传说更为其历史文化蒙上了神奇的面纱。   二、地名命名文化特征   依托自然和人文特色,青田的地名既展现了原生地名的魅力,又表达了新一代青田人勇往直前、敢闯敢拼的精神以及出国发展,回国投资建设,对未来抱有美好愿景的目前状况。尤为突出的是在近些年新建起的广场、房屋的命名上,如华侨广场,位于青田县火车站外面,突出了典型的侨乡特色,广场上飘扬着世界各国的旗帜作为象征,另外有东起秦观路,西至水南路的欧中街,辰光大厦、花旗街、华隆酒店等都寓意着对华侨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这些地名一定程度上延用了《越绝书》中最早总结出的我国古代地名命名中广泛使用的“因事名之”原则,充分体现了该地命名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下面从地理学的角度,依据《水经注》的地名渊源解释进行该地地名呈现的文化特征的分类汇总。   (一)因物产得名   1.以石头命名   青田盛产叶腊石,即为青田石,人们以此为材料,雕刻各种精美的动植物和人物并加工完善,成了著名的青田石雕,出自青田“方山”和“山口”为主。相传古时盘古开天辟地,女娲为补天用自己手上的鲜血滴在炉中炼成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五彩缤纷的云彩石,补天后还剩下一块。见其他的姐妹都为补天大业派上用场,唯独自己被人遗忘在角落,这块剩下的五彩石心??有些不平,于是就向女娲请求要到凡间为民服务。女娲同意了五彩石的请求。五彩石非常高兴,就飞啊飞,一连飞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了青田的大荒山落户。千万年过去了一直没被人发现。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地一砍柴的樵夫发现了她,见五彩石质地柔软、细腻、晶莹、温润,可雕可凿,于是就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