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形容词的性别编码及其对句子加工的影响
心理学探新 2014,Vo1.34,No.5,405—409
PSYCH0LOGICALEXPLORATION
汉语形容词的性别编码及其对句子加工的影响
杨 晨 ,张积家
(1.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510641;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873)
摘 要:该研究采用图片启动和句子完成范式,考察汉语形容词的性别编码及对句子加工的
影响。结果表明:(1)图片的性别信息对形容词性向判断具有重要影响;(2)形容词性向影响被试
对句子主语的选择。被试倾向于选择与形容词性向一致的代词为句子主语。对中性形容词,被试
选择句子主语的时间更长。整个研究表明,在汉语形容词加工中存在性别编码。
关键词 :汉语形容词 ;性别编码
中图分类号:B8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4)05—0405—05
1 引言 究表明,在语言加工中,语义和句法存在着交互作
性别是生物个体 的 自然属性。 “gender”和 用。Brown,vanBerkum和Hagoort(2000)借助于荷
“ sex”在汉语中都可译为 “性”,但 “gender”是语法 兰语的语法性特点,设置了暂时句法模糊来探索这
性 ,与词汇表征的事物无直接关系,“sex”是生命物 一 问题。结果发现,在语言理解中,语义信息加工发
的生殖功能,无语法功能。 “gender”与 “sex”没有对 生在 “gender”等句法信息加工之前,语义信息对早
应关系。不同的语言采用不同的性别编码方式。汉 期句法信息加工产生了极大影响。但是,Friederici
语和英语通过词汇进行性别编码,如 “女孩 (gir1)一 和Jacobsen(1999)的研究表明,语法性启动与语义
男孩 (boy)”、“她(she)~他 (he)”。另一些语言对 信息加工之间无交互作用,语言加工呈现出模块化
词汇冠以语法性标记,“性”是对词汇语法意义的分 的特点。
类 ,通过词形变化来区分事物。例如,意大利语以元 一 般说来,汉语普通话没有语法性。但是,在汉
音 “一a”和 “一o”结尾的名词,“一a”为阴性,“一O” 语方言中,却存在着局部的语法性现象。例如,在客
为阳性。西班牙语的形容词修饰阳性名词 以 “一O” 家方言中,一些名词后面就有 “公”、“牯 ”、“哥”、
“ ”
结尾,修饰阴性名词以 “一a”结尾。其他语言也有 、 “婆”等性别标 ,这些性别标记 由实义的构
独特的语法性规则 (CostaCaramazza,2002;Gollan 词单位演变为虚义的语法成分 (词缀)。这些名词
Frost,2001)。 已经泛化到可以指称对人类来说区分性别无关紧要
语法性有意义吗?一种观点认为,语法性安排 或未区分性别乃至根本无性别的事物。另外,中国
是任意的。在德语中,姑娘无性,芜菁有性,树为雄 文化具有阴阳对立的传统。在中国哲学中,凡是具
性,树苞是雌性;马无性,狗为雄性,猫是雌性。同一 有旺盛、萌动、强壮、外 向、突起、明亮、燥热、亢进 、
事物在不同语言中语法性也不同。 “太阳”在德语 高、奇、功能性特点的事物,均属阳;凡是具有宁静、
中是雌性 ,在西班牙语 中是雄性,在俄语 中是中性 。 抑制、柔和、内向、包容、晦暗、湿冷 、减邀、低、弱、物
第二种观点认为,语法性反映人们看到的世界的不 质性特点的事物,均属阴。张积家、刘丽虹和 曾丹
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原始思维。古人比 (2005)发现,汉族小学生对无件别事物(如颜色、树
照人类性别来观察事物,将它们归为不同的类别。 木、自然物、人造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