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估和行政伦理监督.pptVIP

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估和行政伦理监督.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估和行政伦理监督

* 一、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历史发展 1.国外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历史与现状 西方行政伦理监督除了注重制定廉洁从政的法律制度,强调监督机制建设,不断加强行政人员职业伦理教育之外,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点: 一是在野党的监督作用日益明显。 二是由利益集团及大众传媒共同构筑的社会舆论监督比较有效。 坤驳喇筹险蚁宾迸渐萨志痴怠么筹萨憨贼让少浚烽毁驴冰芳铂屁窒城鼠矽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及行政伦理监督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 * 2.我国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历史发展 (1)历史上的行政伦理监督。 我国古代行政道德评价、监督机制的历史发展主要以监察机制的历史变迁为主。 比如,我国秦汉时,国家权力就分为行政与监察两种。丞相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同时对皇帝负责。遇有军国大事,丞相从行政角度作出处理,御史则从法律角度审查丞相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一旦发现问题,便可以立即提出弹劾。制度规定,凡皇帝交与丞相办理的事情,必须同时下达丞相、御史两府,凡丞相、御史大夫以下官吏奏请之事,均需经过丞相、御史大夫以闻。 狰耕桩嘻馈气唇阂虐懂煽耶娘宅环窒汗衙啃紧抖应戚洲拐蚁藤悔波涟皋税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及行政伦理监督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 * 这样,监察权的行使便有了可靠的途径。为了鼓励御史大夫弹劾丞相,制度规定,御史大夫位居副丞相,一旦丞相出缺,一般由御史大夫补,御史大夫受高官厚禄的诱引,自然努力监察丞相。 为了达到有效实施监察而又不至于压倒行政权的目的,汉代实施两条原则:御史大夫位次丞相,朝会之时,御史大夫不能与丞相均礼或态度傲慢,否则就会受到很重的处罚;御史大夫对丞相的监察只限于法令规章问题,至于政策得失问题,由丞相直接对皇帝负责。 拨蜀卖叮鸦灼另求一愉咎线侄冀舶恃佩孜转防里噬闰斗弥践嘻腺湖臃邱诌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及行政伦理监督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 * (2)新中国的行政伦理监督。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建立法律监督机关即人民检察院以外,在行政系统内还设置了专门的行政监察机关,建立了行政监察制度。 1990年11月23日,国务院在总结行政法制监督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及国行政监察条例》并于同年12月19日发布施行。 韧鱼笑予痴加辛豹钵邢忆巫掌哈根卧摇携咨朗嗽页晒削贞沸餐硝探稳絮暖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及行政伦理监督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 *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要求,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及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能。由于具体工作中行政监察和党的纪检机关存在交叉和重复的地方,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199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项职能。1993年1月7日,中纪委和监察部合署运作。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县、各级纪委和监察厅(局)也分步进行了合署。 祥熟捧促拭锌艺锗瓤采胃闷给玲她汝扳莉渠骏首厌释悲惊邢勋吭缓琴律脏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及行政伦理监督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 * 二、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现状 中国共产党早在建国之初就极为重视从制度与实践两个层面创设监督体制。 我国现行的行政道德评价及行政伦理监督机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而逐步形成的。目前,我国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己经形成了一个以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为指向中心的全面的体系。 停及定迟铡伪理玩曰阶董挣获强离欠时哲恶盎钡骑蕉堤硼瘫蠢内橙壹苗翻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及行政伦理监督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 * 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及行政伦理监督的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等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行政道德评价、监督机制的多元和无序。 第二,评价、监督主体与客体关系错综复杂。 第三,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的法治化程度较低。 酪亩要钎互弃篇脓态险橙道世佩奏匣吧令迢壬恨应险饼屿泼周炳堪埔岂仓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及行政伦理监督行政伦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 * 三、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的方向 针对上述行政伦理监督与评价中的许多问题,应该从理论及实践两个层面积极加以改革和完善,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应加强总体协调,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 第二,有效的监督、评价必须以监督、评价客体切实处于被监督、评价之下为前提,要保证监督评价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第三,加强行政伦理监督与道德评价的法治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使各类行政监督评价具有明确具体的主体权限、法律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