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原因自由行为之处罚基础
研究論文
《中研院法學期刊》第21 期 1
頁1-80 (2017 年9 月)
論原因自由行為之處罰基礎*
薛智仁 **
摘 要
依刑法第 條第 項,當行為人因為故意或過失自陷欠缺或限
19 3
制責任能力時,不得阻卻或減輕罪責。此一規定排除處罰原因自由
行為違反罪刑法定原則的疑慮,但是其處罰正當性在刑法學上依舊
極具爭議性,主要存在罪責前置模式與不法前置模式二種觀點。本
文認為,罪責前置模式未必牴觸罪責原則,其對於實現構成要件的
理解卻過於狹隘,以致於始終無法合理說明,為何原因行為足以建
構結果行為的完整罪責。不法前置模式承認原因行為實現構成要件
的可能性,根據共通之犯罪歸責原理與法律規定建構原因自由行為
之可罰性,則是理論一貫的主張,其於近年來遭遇之批評缺乏說服
力。根據不法前置模式,刑法第 條第 項僅是一個闡明作用有
19 3
限、甚至造成誤會的規定。立法者未來可考慮刪除之,並且在認為
必要時增訂自醉構成要件,但不宜仿效德國現行法。
關鍵詞:原因自由行為、罪責原則、同時性原則、權利濫用、罪責
前置模式、不法前置模式、犯罪構成要件、因果關係、著
手實行、自醉構成要件。
* 投稿日:2016年10月3日;接受刊登日: 2017年3月22日。 [責任校對:鄧婉
伶]。
作者受科技部國外短期研究補助(MOST-105-2918-I-002-017 ),於2016年暑
假在德國特里爾大學德國與歐洲刑事訴訟法暨警察法研究中心完成本文初
稿,並於同年 10月3日發表於國家安全法制研究學會、開南大學法律學系暨研
究所主辦之「醫事法律研討會」。作者感謝匿名審查人惠賜修改意見、研究助
理黃奕欣協助蒐集文獻及訂正格式,減少本文謬誤。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穩定網址:.twpdf 。
《中研院法學期刊》第 期( 年 月)
2 21 2017 9
目 次
壹、前言 二、適用要件
貳、原因自由行為之處罰正當性 肆、立法建議
一、罪責前置模式 一、刪除原因自由行為條款
二、不法前置模式 二、增訂自醉行為條款
參、原因自由行為之適用問題 伍、結論
一、適用範圍
壹、前言
基於罪責原則,犯罪以行為人有罪責為前提,刑罰應與罪責程
度相當。依據通說,罪責係指不法行為人的可非難性,其非難基礎
在於,行為人有能力實施合法行為,卻決定實施不法行為。此一罪
責概念假定,人類有自由意志,只要心智足夠成熟,自主決定能力
未受到破壞,就有遵守規範的能力。因此,我國刑法規定,實施不
法行為之行為人,其年齡未滿十四歲(刑法第 條第 項)或有精
18 1
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
(刑法第 條第 項)者,因為欠缺責任能力而不罰;年齡未滿十八
19 1
歲(刑法第 條第 項)或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辨識
18 2
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刑法第 條第 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