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学复习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大学复习资料

复习课 一元弱酸 一元弱碱 最低能量原理 核外电子分布将尽可能优先占据能级较低的轨道,以使系统能量处于最低。 鲍林(L. Pauling) 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高低顺序: 7s,5f , 6d, 7p 6s,4f,5d,6p 5s,4d,5p 4s,3d,4p 3s,3p 2s,2p 1s (见图5.5,p139) 七个能级组 洪德(Hund)规则 当电子在n, l 相同的多个等价轨道上分布时,每个电子尽可能占据磁量子数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 例: 两个p电子在能量相同的三个2p轨道上如何分布? I II III * 第一章热 化 学 与 能 源 一、反应热的测量 (弹式热量计) q=-{q(H2O)+qb} =-{C(H2O)△T+Cb△T} =-∑C·△T △U = q + w (封闭系统) △U = qv (定容,w=0) △H = qp (定压,w=0 ) △U =△H - p△Vm= △H - △νgRT ( w≠0 ) 二、反应热效应的理论计算 1.盖斯定律 2.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摩尔Gibbs函数变 △rGm = △rHm - T△rSm △rGmθ=∑BνB△fGmθ ●反应自发性的判据(等温、定压、W=0) △rGm<0 自发过程,反应正向进行 △rGm>0 非自发过程,反应逆向进行 △rGm=0 平衡状态 ●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第二章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熵变 2. Kθ与△rGm θ的关系 1.化学平衡常数(Kθ)的表达式 一、化学平衡常数 或 1. 压力(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二、化学平衡移动 2.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ΔrGm=-RTlnK?+RTlnQ= RTln(Q/K?) 压力(浓度)的变化不改变K?,改但变Q,使平衡移动,最终达到Q=K? 3.吕.查德里原理 假如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如浓度、压力、温度)之一,平衡就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 1.反应速率的定义 2.元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 v=k{c(A)}a·{c(B)}b , 反应级数 n = a + b 3. 阿仑尼乌斯公式 三、化学反应速率 非元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 v=k{c(A)}x·{c(B)}y , 反应级数 n = x + y 即 4.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 对于多相反应,还应考虑接触面大小和扩散作用。 第三章 水化学 一、酸和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1. 酸和碱的概念 电离理论、电子理论和酸碱质子理论 2.酸和碱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及pH值的计算 解离平衡,解离常数Ka,Kb 对于共轭酸碱对 3. 缓冲溶液和pH的控制 共轭酸 = 共轭碱 + H+ 二、配离子的解离平衡 1. 解离常数,不稳定常数 2. 配离子解离平衡的移动 降低中心离子的浓度 生成更稳定的配离子 降低配体的浓度 三、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nAm+(aq)+ mBn-(aq) AnBm(s) Ksp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影响。可由热力学数据计算。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AB型难溶电解质 A2B型或A2B型难溶电解质 溶度积规则 Q >Ks , 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Q = Ks , 溶解-结晶达到平衡,饱和溶液 Q<Ks , 溶液不饱和,无沉淀析出 同离子效应 在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沉淀的转化 一种沉淀向另一种更难溶的沉淀转化的过程。 沉淀转化程度可以用反应的平衡常数K来表达。 沉淀的溶解 降低溶度积常数中相关离子的浓度,使Q<Ks 方法: 1)利用酸碱反应; 2)利用配合反应; 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章 电化学 一、原电池 E= ?(正)-?(负) 负极失电子被氧化: Zn(s) = Zn2+(aq) + 2e- 正极得电子被还原: Cu2+(aq) +2e- = Cu(s) 二、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ΔrGm= -nFE 三、浓度的影响和能斯特方程式 1. 浓度对原电池电动势的影响 2. 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据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