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袂重整宽体山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俄联袂重整宽体山河   2016年11月1日,珠海航展商飞展台上,一个大比例双发宽体客机模型赫然出现在公众面前。这架被许多人称作C929的双发宽体客机,如今不再是新闻中的概念,显然已接近方案论证的尾声,甚至极有可能已经展开初步设计。   中国商飞ARJ-21-700支线客机已经投入商业运营,更大的单通道C919客机也已完成总装,首飞在望。下一阶段中国必然将考虑双通道宽体客机问题。想想看,当第四代隐身战斗机歼20掠过珠海上空,而展厅里同样是四代机的歼31吸引无数关注目光时,背后是中国强大经济实力和国家意志的支撑,反映在民用航空器的研制项目上,这种决心也从未褪色,唯一的差异是,民用航空器的研制工程必须紧密结合市场,走国际化的开放合作路线。不少西方分析人士警告,波音和空客应该认真注意中国喷气式客机的迈进步伐,“小心中国,他们在让我们吃惊方面拥有不小的实力”。   与中国相似,俄罗斯也已经完成了苏霍伊SSJ-100支线客机的研制,更大的单通道MS-21也总装下线,俄罗斯同样站在了迈向双通道干线客机的关口。类似的经历和同样的项目需求,把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联系在一起。   如果说当年的运10,后来的MD-90项目,以及不胜枚举的夭折民机项目,给中国留下了许多遗憾的话,那么俄罗斯在大型民用飞机上的苦水,绝不亚于中国。   苏联强悍的航空制造业鼎盛时曾占据全球民用飞机市场近30%的份额,勃列日涅夫时代研制成功的伊尔-86制造了106架,运营期间没有出过一起致命事故,安全口碑相当不错。1988年首飞的伊尔-96曾承载着苏联大飞机的梦想,然而随着苏联大厦轰然垮塌,梦想只剩狼藉。俄罗斯及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民用飞机工业全部停滞,到2000年,占全球客机市场份额已经下滑的可怜的个位数。又过了10年,俄罗斯民机海外市场完全被波音和空客挤占,两家企业雄心勃勃地进军俄罗斯本土,其标志便是俄罗斯航空公司几乎全盘被波音空客两家的产品占据。   与中国相似,在努力重构民用航空制造业的俄罗斯也曾试图与西方亲善合作。通过采用西方航电系统和普惠PW2337?l动机,俄罗斯推出了伊尔-96-300的加长型伊尔-96M,该机载客312人时航程可达10 400千米(5 600海里),但开发工作却被美国进出口银行捅了刀子,为发动机和航电系统进口提供融资的谈判突然被中止,外界普遍猜测背后的施压者可能是波音。俄罗斯也曾想以市场换合作,于1997年采购了总值4.4亿美元的10架波音737-400,并承诺免税优惠,换得谈判重启,但不久又因为后续订单免税问题再度停顿。几经折腾,特别是乌克兰危机之后与西方关系迅速滑坡,俄罗斯终于明白,自己与西方的合作只能是“有条件的”,在触及西方航空巨头利益的大型宽体客机问题上,俄罗斯恐怕永远不是平等合作方。   西行之路不通,俄罗斯重新把目光投向中国。中国和俄罗斯一旦联手,在全球合作方面的话语权会显著增强,毕竟没有谁会忽视两个拥有巨大民航市场的国家的决心。   来自中国商飞的消息显示,中俄合作新宽体客机(权且称其为C929)将采用典型的三舱式布局,航程达12 000千米(7 456英里)。俄罗斯在伊尔-96系列的开发上进行过多年探索,对于大型飞机的总体布局、结构设计、气动试验等方面的经验趋于老道。中国历经ARJ-21项目的历练,在民机工程管理、供应链运营、制造规范、适航审定以及后勤保障的荆棘丛中也艰难辟出一条小径。   有消息说,中俄新宽体将在俄罗斯研制,由中国总装。这一推测有一定道理,俄罗斯民机制造工业尚未复苏,其质量管理和工程控制等方面都不及中国,鉴于此发挥其设计领域的长处合乎情理,但中国方面一定会积极参加设计,在顶层规划上留下中国印记。作为中国商飞合作方的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UAC)总裁尤里?斯柳沙(Yuri Slyusar)对媒体表示,中俄新宽体项目总投资额将达到130亿~200亿美元,如果顺利,首架原型机有望在2019或2020年完成,2026年投入使用。在他看来,中国是一个“强有力、资源丰富且值得信赖的伙伴,有着自己的竞争力,增长的市场和未来视野。”   有评论说在最初与中国的洽谈中,UAC提出的合作方案是伊留申的伊尔-86和伊尔-96,并试图使之成为新宽体的设计起点。但中国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俄合作的新宽体客机即使借鉴伊尔-96的经验,也会做出重大调整,伊尔-96的四发方案恐怕难以保留,其结构材料和气动设计也仍有优化空间。据称新宽体客机的新飞机的机翼、尾翼和气动控制面的设计工作将由UAC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这些部件将大量使用复合材料。机身总体结构大约50%由复合材料构成,15%为钛合金。这一比例如果实现,客机的经济性从减重方面将得到有力保证。   新宽体的发动机是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中俄新宽体客机如果考虑勤务保障的便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