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目录
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规范目录
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范 3
三棱针刺法技术操作规范 5
皮肤针技术操作规范 7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 8
平衡针技术操作规范 10
芒针技术操作规范 11
耳针(压耳豆)技术操作规范 12
电针技术操作规范 14
火针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6
温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17
针刀技术操作规范 18
灸法(艾条灸)技术操作规范 19
灸法(艾炷灸)技术操作规范 20
天灸操作规范 21
蜡疗技术操作规范 24
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25
拔火罐技术操作规范 26
留罐操作规范 27
穴位按摩法操作规范 29
穴位贴敷法操作规范 30
腧穴药物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32
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规范 33
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34
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35
冷敷技术操作规范 45
敷眼法(热敷) 46
敷眼法(药物敷) 46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范 47
消痔灵注射法技术操作规范 48
结扎技术操作规范 49
切开技术操作规范 50
挂线技术操作规范 51
塞药法操作规范 52
敷药法操作规范 53
换药技术操作规范 53
手法整复技术操作规范 55
骨折小夹板固定术操作规范 56
牵引术操作规范 57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范 60
屈指肌腱粘连松解术操作规范 62
点眼法(滴眼药水) 64
点眼法(点眼药粉) 65
点眼法(涂眼药膏) 65
洗眼法 66
熏眼法 67
浸眼法 67
眼部注射(球结膜下注射) 68
眼部注射(球后注射) 69
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内、妇、儿科相关疾病;颈肩腰肢痛、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后的周围性神经疾患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或钳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二)常用刺法
1.进针法
①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②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③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④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①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a.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b.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c.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②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a.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b.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c.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d.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行针基本手法
①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②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补泻手法
①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
②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
③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者。
(三)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X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专题汇报范文.docx VIP
- 龙舌兰介绍_原创精品文档.pptx VIP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专题培训.pptx VIP
- 3.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防控.ppt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英语4》边学边练Unit 1-4(答案全).docx VIP
- 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艺术国家质量检测美术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2024年银行考试-建设银行纪检监察条线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使用RationalTestRealTime分析C-C代码覆盖率及在Linux测试环境中的应用.pdf VIP
- 北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动态(总第11期).pdf VIP
- 铝单板吊装施工方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