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雪岩看徽商精神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胡雪岩看徽商精神文化

研究论文 2014年 10 月 26 日 目 录 摘要……………………………………………………………………………………… 2 1引言(或绪论)……………………………………………………………………3 2古今学者所见略同……………………………………………………………………3 2.1英雄败北 …………………………………………………………… 6 2.1.1 胡雪岩失败的根本原因-官商结合………………………………………… 6 3 政商关系………………………………………………………………… 7 结论 …………………………………………………………………………………8 致谢 ………………………………………………………………………………… 8 参考文献………………………………………………………………………………9 胡雪岩的成功与失败 摘 要: 徽商精神一直为经商的人所推崇,关于徽商精神的研究也有很多,本次研究徽商精神文化主要是从胡雪岩个人的生平事迹着手,通过观看电视剧《红顶商人胡雪岩》以及从网上查找资料,分析总结出徽商人身上所特有的一些品质,而这些品质对他们的个人成功都有着不可分的联系。除此之外,针对徽商胡雪岩的最终失败,我们也从中总结出原因和教训,一个人既当官又经商,权利与利益的双重诱惑必然致使这个人走上歪路(不法之路),进而导致一个人的最终灭亡。 关键词:徽商精神,政商关系,惩治腐败,民族复兴 1 引 言 当今社会,改革正值关键期,政府对于企业的发展给予很大支持,企业的发展应该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这对企业抓住改革机遇做大做强自己是个关键问题。徽商是一段历史,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文化现象。尽管徽商已经衰落,但是徽商精神的价值永远不会被人遗弃,徽商对中国经商业的发展与成熟的贡献永远不可否认。胡雪岩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胡雪岩一生取得很大成就,是一个非常成功地徽商人代表,他身上所具备的徽商精神仍然是当今企业发展中所需要遵循的指导精神。不可避而不谈的是,胡雪岩的失败仍然是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准确地分析总结胡雪岩失败的根本原因也许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会起到关键作用。 2 古今学者所见略同 中国人常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又说穷不到百年,富不过三代。而胡雪岩而立之年发达,花甲之岁败亡,花开花谢三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其兴也勃,其亡也暴,历史在他身上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成功的经验和败亡的教训一样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都值得我们深思,都值得我们探讨。 很多学者胡雪岩之所以能够从一个钱庄的小学徒一跃而至晚清首富,在官在商,处处得意,事事顺手,主要原因如下: (1)宅心仁厚,忠诚守信。胡雪岩是商人,但商而不奸、既富且仁,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从他发家的第一桶金就能看出他为人的品行。当年杭州城下,一家小茶馆内,他初遇怀才不遇的王有龄,对王的遭遇深感同情,果断相赠500两纹银,资助其进京打点。最后,王有龄谋官成功,分配到浙江湖州府,从此二人联袂合作,王有龄宦海披风斩浪,胡雪岩商场如鱼得水,双双由此发迹。读书到此,很多读者都会认为,胡雪岩真是眼光老道,早早认识到王有龄奇货可居,果断投资,最终钓到大鱼。而笔者独独认为,这并非胡雪岩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见识,他当时根本无法预料王有龄的命运,因为像王有龄这样有功名而无官职的举人,在大清朝比比皆是;另外500两白银进京打点,也可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事后也证明,王有龄也并不是全靠这500两银子获得重用的,而是在北方意外邂逅了儿时的学友何桂清,而此人当时已在军机处有相当影响,相见之后,他大力提携,最后才使王有龄如愿以偿,谋得实缺,这是胡雪岩根本想不到的事情。再退一步说,胡王二人认识的时候,并不熟悉,王有龄拿了银子之后,携款而逃,也是有可能的。胡雪岩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二三两银子,这500两是他替老板要回了一笔根本收不回的坏账,才赠给王有龄的,而胡雪岩也因此丢掉了饭碗。所以胡雪岩当时出手相助,完全是出于道义,出于习惯性的助人为乐,而不是出于投资目的。胡雪岩败家之后,召集十二房姨太太,执手相看泪眼、挥泪散尽家财,让她们另谋出路,也是其忠厚仁义的体现。可见,天下之至诚必胜天下之至伪,天下之至愚必胜天下之至巧,胡雪岩赠银之举,看似愚蠢,实则高明,所谓富贵险中求,好人有好报,成为一代巨富正是源于一颗忠厚之心。大手笔成就大事业、大心胸决定大格局,胡雪岩怎能例外。 (2)看透人情,顺势而为。胡雪岩对中国几千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民间万象、官场百态,都熟烂于胸,了如指掌。他做事的原则,损人利己的事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不做;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真诚合作,利益共享;不仅致力于个人致富,也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所以,胡雪岩在委曲求全的同时,打出了自己的招牌、赢得了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