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治进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治进展

IPFI常见病原菌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我国报道1986~1998年127例肺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念珠菌为79.5%,曲霉11.8%,毛霉3.9%,青霉3.9%和隐球菌0.78% 美国报道1988 ~1997年确诊的140例肺真菌感染病原学:曲霉57%,隐球菌21%,念珠菌14% 存在争议,主要因诊断标准不同,国外以组织病理学或组织培养为确诊依据,我国以痰或BALF培养为依据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2005年南京军区总医院30例:曲霉31%,白念24%,光滑念17%,热带念13%,新生隐球菌、克柔念及近平滑念各3% 2002~2006年北京协和医院152例肺真菌感染中确诊38例:曲霉39.5%,隐球菌34.2% 、毛霉10.5%,念珠菌仅5.3% 总之,目前仍以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发病呈下降趋势,白念减少,克柔念和光滑念增多;曲霉比例逐年增高,可能成为主要病原菌 血液标本中真菌细胞壁成分 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 GM检测可在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尚未出现前数天表达阳性, 对高危患者连续动态监测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GM检测需连续2次阳性 同样的试剂与方法测定曲霉抗原, 美国判定的阳性结果为I﹥ 0.5, 而欧洲判定的阳性结果为 I ﹥ 1.5,判定的折点不统一 认可将判定折点定为0.8 或2 次﹥ 0.5 1, 3 -β - D葡聚糖抗原(G试验) 1, 3 -β - D葡聚糖存在于念珠菌、曲霉等真菌细胞壁,能特异性激活鲎的凝血因子-G因子 G试验阳性提示可能为念珠菌或曲霉感染 需连续2次G试验阳性才能作为诊断依据 市场上有2种G试验试剂盒 Fungitec G , 中华鲎, 判定折点: ﹥ 20 pg/μL阳性 Fungitell, 美洲鲎, 判定折点: ﹥ 80 pg/μL 阳性 2008 IDSA指南推荐IPA治疗 2007 专家共识推荐IPA的治疗 美国对1988~1997年确诊的140例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曲霉(57%)、隐球菌(21%) 和念珠菌(14%)。 1986~1998年,我国报道127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依次为念珠菌(79.5%)、曲霉(11.8%)、毛霉(3.9%)、青霉(3.9%)和隐球菌(0.78%)。这种病原谱的差异主要是因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不同所致。 2002~2006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152 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在确诊的38例患者中,病原菌依次为曲霉菌(39. 5%)、隐球菌(34.2%)、毛霉属(10.5%),而念珠菌仅2例(5.3%)。在临床诊断的患者中,致病菌以曲霉和曲霉+念珠菌占第一位,而在拟诊和定植患者中以单纯念珠菌占首位。 2008年已发表的IDSA指南取代了2000年已发表的治疗曲霉菌感染的临床指南。 IDSA指南旨在总结当前治疗不同曲霉菌感染(包括IA)的证据。考虑到IA的公共卫生重要性,指南重点强调IA(包括IPA)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替代(挽救)治疗:针对难治性或对一线治疗药物耐受的患者进行替代(挽救)治疗。 IDSA指南同时推荐卡泊芬净等用于高危的持续(≥ 10天)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即使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IA的经验性治疗。 本套PPT共分为三项内容。 ①对国内外曲霉感染的流行病学作简要概述,包括发病率、发病主要人群及发病危险因素等; ②阐述曲霉感染的诊断问题; 3总结国内外最新指南中卡泊芬净对曲霉感染治疗的作用、地位及治疗方法,并通过各临床试验检验卡泊芬净用于ICU曲霉感染的临床疗效。 最后,对该PPT的内容做一个总结。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ICU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以曲霉为主的丝状真菌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其中又以念珠菌占主要地位,在SEC1996-1998年间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念珠菌和曲霉的比例分别为91.4%和5.9%;而Petri等人1997年对435名ICU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亦支持此观点,其实验结果证实,ICU患者侵袭性真菌病中,念珠菌所占比例为87.5%,曲霉菌为6.25%。 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内科杂志, 2007; 46(11):960-966. 2. Martin GS, Mannino DM, Eaton S, Moss M. The Epidemiology of Sep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79 through 2000. N Engl J Med. 2003; 348:1546-54. Groll于1978-1992年间进行的尸检研究显示,ICU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从0.4%上升到3.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