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甜茶中联产甜茶素及黄酮的工艺研究.pdf

从甜茶中联产甜茶素及黄酮的工艺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甜茶中联产甜茶素及黄酮的工艺研究

  摘 要 广西甜茶作为一种天然的甜味植物,不仅能为糖尿病、肥胖症等患者提供低 热量、高甜度的非糖替代品——甜茶素,还能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患者提供 防治的有效成分——黄酮,这些必定使得广西甜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本文 研究了从广西甜茶中制备甜茶素和黄酮的工艺,为广西甜茶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 的参考依据。 本文采用水作为溶剂对甜茶进行浸提,在对浸提工艺研究时,首先测定了甜 茶叶中甜茶素的含量,测得所用甜茶叶中甜茶素的含量为 4.57% 。然后对浸提的各 单因素进行了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浸提效 果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温度>时间,并确定了最优方案为:料液比 1:25 、 温度 80℃、时间 60min 。 采用膜技术对甜茶浸提液进行除杂浓缩。首先对比了微滤膜 A 和微滤膜 B 两 种膜对甜茶浸提液的除杂过程,结果表明,两种微滤膜都有良好的除杂效果,微 滤膜 A 的甜茶素的透过率更好,达到 91.6%,工作运行更稳定,所以除杂过程选 择微滤膜 A 。然后采用DLC 纳滤膜对微滤膜滤液进行浓缩,浓缩实验结果表明, 甜茶素截留率达到 99.9%,浓缩了 12.8 倍,膜的清洗恢复率达到 99.9% 。 采用树脂吸附分离纯化的技术从纳滤膜浓缩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甜茶素。先对 比了DM-301 、LSA-40 、ADS-7 和 AB-8 这四种树脂对甜茶素的吸附和解吸的效果, 结果表明,ADS-7 树脂对甜茶素的吸附和解吸效果最好,所以选用 ADS-7 树脂对 甜茶素溶液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 ADS-7 树脂对甜茶素的动态吸附试验,确定了 动态吸附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浓度为 8mg/ml、pH=8.0 、吸附流速为 2.0BV/h 。 最后对吸附甜茶素达到饱和的 ADS-7 树脂进行动态解吸的实验,结果表明,浓度 为 50%乙醇溶液,解吸流速为2.5BV/h 能达到较好的解吸效果。 通过β-葡萄糖苷酶将柱下液中的黄酮苷酶解成黄酮苷元,再将其分离出来。 对影响β-葡萄糖苷酶酶解黄酮苷的各因素进行了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选择了四个因素及相应的水平,进行酶解的正交实验, 确定了β-葡萄糖苷酶酶解黄酮苷的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酶添加量>pH >时间> 温度,同时确定了酶解效果最好,黄酮回收率最高的的方案为:酶添加量为 1%, pH 值为 6.0,时间为 6h,温度为40 ℃。 关键词:甜茶素,黄酮,膜技术,大孔吸附树脂,β-葡萄糖苷酶 I    Abstract As a natural sweet plant, Rubus Suavissimus S .Lee not only can provide patients such as diabetes, obesity, etc. with a sugar-free substitute of low calorie and high sweetness, which is rubusoside, but also can provide patients with disease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 cancer and so on with effective component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se diseases, which is flavonoid, these must make it that Rubus Suavissimus S .Lee will be welcomed by the broad masses of consumer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rubusoside and flavonoid from Rubus Suavi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