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__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ppt

第14课__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__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

概括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基本主张。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 * 屠 龙 大 会 近代中国 民族危机加深 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洋务运动;清末“新政”。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华民族各阶级阶层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 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解说词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林则徐 康有为 陈独秀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林则徐、魏源: 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资产阶级激进派: 民主与科学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代化进程: 学器物 学制度 学思想 阅读教材,列举出本课中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想潮流。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新变法思想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1973年乾隆帝致英王的信 1、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请回答: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鸦片战争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皇帝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两江总督牛鉴对英国火轮船,开始「疑其轮系用牛拉」而有人将实情相告,仍然「疑信未决」! 材料二: 经学难抵洋枪炮 材料三 鸦片战争时期的漫画 (1)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始于何时?引发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背景: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使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 一、“开眼看世界” (2)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用史实说明。 林则徐 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仿造西方战舰 设立译馆,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 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一、“开眼看世界”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 者,外夷制之。 材料二 要师夷制夷,先从洞悉夷情开始。 材料三 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 练兵之法。 ——均摘自《海国图志》 (1)《海国图志》是一本什么书籍?其作者是谁?他提出的新思想是什么?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注。 (2)依据材料,围绕“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方法、内容,分别概括魏源的主张。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 者,外夷制之。 材料二 要师夷制夷,先从洞悉夷情开始。 材料三 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 练兵之法。 ——均摘自《海国图志》 (3)魏源主张的作用?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启迪作用。 魏源扮演了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 ——周兴旺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府志士的必读书。 ……《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然而,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朝川济世 《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 》 【历史现场 】 《海国图志》的不同境遇 《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 ——《海国图志》对日本有何影响 ?在中日两国不同影响说明什么问题? 日本明治维新。中国封建势力顽固、落后。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一 新旧兼学,《四书》、《五经》、 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 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其含义是? 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纲常伦理) 西学:指西方文化(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近代科技,挽救清王朝 材料二 “今日和议既成,----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