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华夏音乐之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课 华夏音乐之光

第一课 华夏音乐之光 执教时间:2月13日 第1课时 总课时:第1课时 教育教学目标 1能认识认真林聆听古代音乐,体会古人的情感?,并能辨别古琴、编钟、编磬琵琶等乐器的音色。 2、了解古代诗词与音乐的关系,能随乐哼唱《阳关三叠》歌曲的主题旋律。 3、结合史学资料,了解古琴艺术及其人文内涵。《酒狂》、《塞上曲》的表现内容。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文学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教具: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辨:播放四段音乐,请学生听辩何种乐器演奏,是中国现代音乐作品还是中国古代音乐作品。 a. 《渔舟唱晚》古筝 。 b. 《阳春白雪》 琵琶 c. 《流水》古琴 e.《乐舞片断》编钟 f. 《梅花三弄》 笛子 学生讨论后,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周代,我国古老的先民们就将近70中乐器按制造材料的性质分成“八音”。所谓“八音之乐”就源于此。它们就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今天就让我们首先一起来领略其中一些乐器的风采。 二、新课教学 1、编钟 A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124件乐器,八音俱全。特别令人震惊的是那套举世闻名的编钟,现在请大家谈谈对它的了解。 B、资料补充:视频欣赏(编钟简介) C、欣赏编钟、编磬等乐器演奏的《编钟乐舞楚商》 D、视频欣赏:《茉莉花》及《东方红》 2、古琴 A、简介古琴的结构与喻意 B、古琴与古代文人的密切联系 C、作品《酒狂》赏析 学生探究:你了解“竹林七贤”吗? 作品听赏《酒狂》 问题:乐曲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乐曲每小节持续出现的低音及九度和十度的大跳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旋律由几个音构成? 乐曲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鲜明地刻画了一个醉意朦胧、步履踉跄的醉者形象。其实醉者的内心是清醒的,揭开它醉酒佯狂的面纱,我们听到的是一颗扭曲、压抑和不满心灵的悲鸣。音乐中的音程大跳和持续出现的低音,不正是阮籍愤懑情绪的聚积和人生执著的追求吗? D、琴歌《阳关三叠》 唐代是中华民族诗情勃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高峰期,如果没有音乐的参与,就不会有唐诗的辉煌。现在留存下来的唐诗有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这些诗很多都是歌词。在唐代不胜枚举的歌曲中,最为今人所熟悉和喜爱的要数《阳关三叠》了,它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那首千古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曲而成的。 简介王维: 中唐时期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从小精通音律,善弹琵琶。由于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21岁时担任主管音乐的“太阅丞”职务。《渭城曲》是他送友人到安西任职而作,后被人配上音乐,广为传唱。诗中有“阳关”地名,又因在演唱时将原诗叠唱三遍,便有了《阳关三叠》之名。 学生朗诵:诗人王维的诗歌《渭城曲》,体会诗歌的依依惜别之情。 听赏琴歌《阳关三叠》 问题:音乐有何特点?王维的四句原诗与加了长短句的琴歌哪种更能表现依依惜别之情? 歌曲前半部是原诗,后半部是后人加的长短句歌词。情感感慨伤感,含蓄真挚,歌曲以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节奏平稳,速度徐缓,旋律委婉质朴,柔美抒情。 学生随乐视唱歌曲片断: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 小结:古琴音乐的美学思想及音乐特征。 通过两首古琴音乐的欣赏,我们了解到中国古琴艺术追求的美学最高境界是十分重视“意境”,“意”即艺术主观情感的流露,“境”则是外在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的反映与再现。琴乐的表达手法以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为主,追求的是一种淡而会心的含蓄之美,反映的是种种可意会而不言传的情感、思绪和哲理。因此,对古琴的欣赏与认识不能只单单从其音乐曲调去理解,而要综合多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反映和处境去理解。 3、琵琶 A、教师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片断导入 B、简介琵琶历史相关知识 早在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就有了琵琶,那时称为“秦琵琶”或“秦汉子”。到公元五、六世纪,从中亚[西域]传人一种曲项琵琶,又称“胡琵琶”,横抱用拔子演奏。现代的琵琶也是由此发展而来。隋唐时期出现一个高峰,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十分盛行。演奏技巧也由横抱改为竖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拔子演奏。 琵琶音响铿锵美妙,富有金石之声,具有极强的音乐表现力。根据其演奏技巧及表现手法可分为文曲和武曲两类。 C、《十面埋伏》 [武曲] 学生探究:请学生说说“十面埋伏”及“四面楚歌”出自历史上哪场战争?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中的一段,并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问题:作品描绘了什么情景,音乐有何特点。 这段音乐描绘了垓下之战的情景,主要刻画了刘邦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音乐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萧沙之声。 D、《塞上曲》 [文曲]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