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意缝贴新样貌
第章
核心能力 教學節數 節課
教學目標
一、
二、
三、四、五、
教學時數分配:分鐘
參、教學重點一、認知:
(一)教師補充或學生收集有關資料或圖片,作為教學的參考依據。
(二)透過教師講述及學生個人研究,使學生的基本概念。
二、情意:
(一)學生對環境、心靈的提升有使命感與責任心。
(二)透過個人研究培養獨立思考、創造之能力。
三、技能:
讓學生在體驗中認識無所不在的,並開發創造力。
肆、教學內容概述第一節
第二節
伍、教案設計課程規劃及主要內容 時間
(分鐘) 說明 第一節課
課前準備
教師:
1.課前蒐集圖片及相關文字資料,供課堂教學使用。
2.應告知學生準備之用具。
課程內容
一、引起動機
2.常見服飾資源回收再運用的情形?例如:舊衣服、被單─當抹布、防塵罩、家政材料……。
二、發展活動
2.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各種基本手縫的示範與練習:穿針打結、平針縫、回針縫、毛邊縫(貼布繡)、交叉縫、梯形縫(藏針縫)、鈕釦縫……,教師可根據自己後續課程作調整。
3.教師說明每種基本縫法的應用(可利用課本圖5-11)。
三、綜合活動
1.活動名稱:穿針引線好手藝
2.活動目的:透過針線實習讓學生熟練基本手縫技巧,除享受手工藝製作的成就感,也有助於日後自己動手縫補衣物的工作。
3.進行方式:個人活動
(1)教師檢查學生手工藝材料準備情形(參見右欄)。
(2)教師說明手縫作品實作的規定。
①分別將布的兩端向反面折1.5公分左右,a1與a2
處以交叉縫固定。
②在b1與b2兩部分設計圖案,用規定的基本手縫與釦子縫妥(要縫在正面)。
③沿著c線,將正面夾於內側對折d1與d2邊(對折後只剩1/2張),以回針縫縫合。
④翻出正面,穿過線繩,打結即可。
(3)請學生根據規定,進行手縫工作。
(4)學生完成縮口袋。
(5)作品展示,自由分享心得。
(6)教師鼓勵學生動手縫補衣物,並嘗試
把針線創作當作休閒活動。
4.活動評量:布料準備、縫紉態度、手縫技巧、縮口袋設計。
5
15
70
蒐集資料整理成簡報
60cm×25cm素布1塊、兩孔或四孔鈕釦6顆、皮線或棉繩1條、與布對比色的手縫線、手縫針、剪刀 第二節課
課程內容
一、發展活動
(1)意義:展現自我風格、愛惜服飾資源、發揮創造力。
(2)注意事項:力求清潔、予人視覺舒適感、實用好穿。
2.教師展現幾款改造的服裝(可利用課本圖5-12),並請學生發表個人經驗與靈感,例如:把襯衫改成圍裙、長褲改成7分褲、牛仔褲變窄裙等。
3.教師詢問學生平日對服飾資源再運用的狀況:
(1)哪些時候會延緩丟棄(再多用幾次)?
(2)哪些時候會作簡單的處理與使用?
(3)哪些東西會以特殊的方式作保存?
4.教師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創作靈感的方法,好比:多參閱現成物品思考設計者的動機、動腦改造讓物品使用起來更便利……。
5.說明愛惜資源、回收資源與資源回收再運用的重要性:
(1)響應環保工作。
(2)豐富家庭與個人生活。
二、綜合活動
3.進行方式:個人活動。
(1)教師展示一些作品,激發同學實作的動機與靈感。
(2)教師請每位學生確認拼布手工藝的主題:圖畫、抱枕、提袋……。
(3)學生參閱課本附錄二,再根據個人設計尋找資源、繪製設計圖稿。之後,做一份周全的計畫。
(4)教師告知縫紉實作時間。期間,學生確實進行縫紉實習,教師記錄學生工作概況,以便後續的檢討與說明。
(5)作品完成後,安排展示或觀摩活動,大家分享成果。
(6)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工作檢討,並鼓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自己動手修補衣物,或從事簡單的縫紉創作。
3.活動評量:布料準備、設計與工作計畫、縫紉態度、縫紉技巧、成品。
【有關注意事項與活動成效,可參閱活動四附錄-④】
10
150
蒐集資料整理成簡報
線、剪刀等)
陸、補充資料
一、課程補充
■
1.過去常見百補衣代代相傳
早年物資缺乏,大家愛物惜物,一件衣服代代傳遞是常有的事。對於破損的衣服,總是千釘百補繼續穿用;實在無法修補時,才拿來做抹布,讓服飾資源發揮最大的功效。這樣的情形,於琦君書中可窺見一、二,在《母親的金手錶》書中提到:我離家出外念書,臨行前,母親為我收拾行李。把我常穿的一件百補衣棉袍也收進箱子裡。我堅持要取出來,說被同學看到會笑我寒傖的。母親正色的說:「妳講給他們聽,這是妳從小穿到大的衣服。要時時帶在身邊,不是給妳穿的,是給妳壓歲的。保佑妳萬事如意,長命百歲。」我聽了忍不住掉下淚來。可是在學校宿舍裡,我從來不好意思把這件百補衣取出來,生怕同學取笑。直到有一次重傷風、冷得發抖,夜深取出來披上,立感渾身溫暖了……。
2.今日吹起制服回收再生風
在臺灣,舊衣回收再利用的情況,論斤販售,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機制。前幾年,主婦聯盟等公益機構大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