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在左,婚姻在右——心理传记学视阈下林徽因早年的恋情、婚姻与人格形成.pdf

爱情在左,婚姻在右——心理传记学视阈下林徽因早年的恋情、婚姻与人格形成.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12月 阴山学刊 Dec.2016 No.6 第29卷第6期 YINSHANACADEMICJOURNAL V01.29 爱情在左,婚姻在右 ——心理传记学视阈下林徽因早年的恋情、婚姻与人格形成$ 靳帅,舒跃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心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林徽因早年的恋情、婚姻,对其人格形成的影响可谓十分重要。在伦敦期间,处于“同一性危机” 的林徽因对徐志摩产生了朦胧的爱恋;随着“自我同一性”的获得,林徽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 观。对徐志摩的爱也渐趋理性;在美国留学期间,迭遭变故之下引发的“自卑情结”强化了对旧情的怀念;直至 在香山期间,与徐志摩以诗为媒,互诉情肠。对于林徽因来说,其爱情与婚姻并不完全重合。 关键词:林徽因;心理传记学;爱情;婚姻;人格 中图分类号:K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69(2016)06—0086—07 作为民国时期的一代名媛,林徽因的人生有许 有别开生面之处。 多耐人寻味之处,其早年的婚恋经历④更被人捕风 一、不可承受爱情之重—— 捉影。时至今日,无论是学界还是坊问,对于林徽因 “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及其获得 的关注从未消减,对于林徽因的爱情尤其是与徐志 摩的关系众说纷纭。综看目前名目繁多的传记、论 1920年,十六岁的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前往欧 文以及回忆录,对于“林徐”之恋的态度,大抵可分 洲游历,并暂住伦敦。在此期间,徐志摩结识了林长 为认同“林徐之恋”并有所渲染者;观点模糊且态度 民,两人成为忘年交。随着父亲与徐志摩的交往,林 中立者以及否认“林徐之恋”者。② 徽因与徐志摩亦逐渐熟络。弗洛伊德认为十六岁正 上述作品都仅限于对史实的考证与辩驳,缺乏 处于身心剧变的两性期(the genitMstage)。“这一 对林徽因早年婚恋经历的心理剖析、梳理与解读。 时期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在形成友谊,生涯准备,示 单纯囿于史料层面讨论“林徐之恋”结论或较单一, 爱及结婚等活动中”。…加此时的林徽因渴望爱情, 其意义也颇有局限,本文试从林徽因的书信、作品及 害怕孤寂。二十年后的林徽因曾这样回忆当时: 他人回忆等史料出发,对其幼年经历、行为动机进行 “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 分析,探讨早年的婚恋经历对其人格形成的影响,或 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 收稿日期:2016—08—3l 作者简介:靳帅(1995一),男,甘肃静宁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主要从事心理传记学研究。 ①本文中的早年婚恋经历限定于1931年,徐志摩遇难前。 ②认同“林徐之恋”的有:传记作品如林杉:《一代才女林徽因》,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丁言昭:《骄傲的女神林徽因》,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张清平:《林徽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论文如:王正:《徐志摩、林徽因恋情新证》,《浙 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卢文丽:《超现实的爱情对话——论林徽因的爱情诗创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1 期等。态度模糊中立的有陈新华:《林徽因》,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田时雨:《一个真实的林徽因》,东方出版社,2005年 版;王晶晶:《客厅内外,林徽因的情感与道路》,东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