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音乐文化探索.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住民音乐文化探索.ppt

「九」族文化村之旅 現今台灣原住民依其文化分成14族: 鄒族 邵族 2001 排灣族戴愛葉瑋動力胡德 魯凱族文音賴聖林鴻鳴 卑南族黃美珍a記曉君 阿美族 范逸陳羅志祥蕭靜藤Alin郭英男 撒奇萊雅族 2007/01/17 達悟族 泰雅族溫嵐曾之喬羅美玲張心傑 葛瑪蘭族 2002 太魯閣族 2004/1/14 賽德克族 2008/4/23 賽夏族 布農族秀蘭馬雅許文雄邱俊明 台灣是個音樂多元的地區 說法不一:其一為本就生活於台灣;  其二為自其他地區遷移而來 例如:泰雅族-大霸尖山;     排灣、卑南族-大武山 多以「人」去稱呼該族 喜好歌舞 賽夏、布農、鄒以及達悟等族屬於的 「父系社會」。 阿美、卑南、噶瑪蘭等則屬「母系社會」。 原住民歌謠可分為三類 人與自然界的關係   Ex:農耕歌、狩獵歌、捕魚歌 人與超自然的關係   Ex:驅魔歌、祈願歌、咒詛歌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Ex:戀愛歌、歡樂歌、婚禮歌 原住民音樂特色 單音唱法   朗誦唱法(達悟族 排灣族)   曲調唱法(阿美族 泰雅族 鄒族)   對唱法 (泰雅族 達悟族)   領唱法 (原住民全體) 複音唱法   五度或四度平行唱法(布農族 賽夏族)   頑固低音唱法 (排灣族 魯凱族 阿美族)   輪唱法 (泰雅族) 站在高崗上 張惠妹 鄒族 父系社會。田麗 高慧君 中部中央山脈西側,單音與合聲唱法 三拍子節奏 社會組織:聯合家族(ongo-no-emo)   氏族(aemana)            大社(hosa) 鄒族部落中最重要的祭儀為: 「播種祭」 「homeyaya (小米收穫祭)」 「mayasvi (瑪雅士比)」 小米收穫祭(Homeyaya) 屬於家族性的祭儀。在每年的小米收割完後舉行,主要祭祀小米神。 以小米祭屋為主要祭祀場所,每一個家族的成員都必須回來,再藉著聯合家族之間的互訪達 到聯誼的情感交流。 是鄒族最重要的祭典,也是鄒族人的過年。 在小米收穫祭結束後,各家長老齊聚頭目家的小米祭屋開會決定今年是否舉行凱旋祭,是當天最重要 的會議。 達邦社的小米收穫祭為二天,特富野社則集中於一天舉行。 由頭目及長老訓勉每一位族人,並唸誦族人的歷史史詩。可以看見長幼有序、氏族融合與薪火相傳的部落倫理。 鄒族的集會所稱為庫巴(kuba),是社會組織的中心。 鄒族戰祭(凱旋祭) Mayasvi 屬於全部落性的祭典,二大社(達邦、特富野)個別舉行,時間大約在二月或八月。主要是祭拜天神和戰神,在會所及其廣場前舉行。 在以前,戰祭舉行的時間並不固定,通常在勇士征戰榮歸,或者是男子集會所(kuba)需重建或修建的情況下,由部落長老商議後才決定是否舉辦。 但現在則演 變為每年二月十五日舉行的固定祭典,並由達邦和特富野社輪流擔任祭典儀式。 鄒族 邵族 邵族是居任在日月潭的少數民族,至今人口僅剩280多人,是台灣原住民族當中最小的族群。 清領後期,力主開放政策導致邵族人口從原有數千人的人口遞減至清末的300人左右。 日治時代,邵族由於日人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邵族人最後遷移至卜吉社,即現在的伊達邵(日月村),而原居住頭社的族人則移居大坪林。 傳說故事 (1) 少女貓頭鷹。 (2)邵族的祖先在逐鹿到日月潭之後,決定從此定居日月潭,當時的lalu水邊有一株奇大無比,茂盛翁鬱的茄苳樹,邵族的祖先們在茄苳樹下立誓,漢人覬覦日月潭附近的沃腴,漸漸的滲入了水沙連。 漢人首領夢見有人指點他,請出「撩牙精」便可弄死茄苳樹。 原來所謂「撩牙精」就是鋸子,於是派人使用鋸子鋸倒了茄苳樹。從此,邵族就不再是水沙連內山的霸主了。 邵族歌舞特色 早期邵族以男性為主體,凡是出草、狩獵、戰爭,皆是男子之義務,而邵族堅信祖靈信仰,其以虔敬的心,藉由祭儀的舉行來向祖靈祈告,更由此發展讚詠祖先功德的歌謠,諸如祈告歌、讚詠歌、酬謝歌等,這些歌舞的內涵主要在豐年祭的祭儀中被呈現出來,而成了邵族文化的核心所在。 邵族舞蹈的形式,大致以手牽手,排成圓形或成行列,由領唱,而眾人隨聲附和,配合拍子,前後左右移腳步為基本舞步,且歌舞多以團體舞為特色。 邵族的「舂石音」夙負盛名,係由古昔邵族婦女在「搗粟」所發展出來的歌舞。 早期在室內地面挖一個洞,鋪上磐石於洞內,將粟置於石上杆之,由五、六名婦女繞石周圍而立,手持長約二公尺許之杵,或輕或重,緩急合一,並以腳掬聚散粟而搗之。 其旁更有數婦女,蹲踞地上,持竹筒舂粟,並發出低沈的聲音。婦女在搗粟時,配合了杵音及舂粟的動作,並加入歌唱,而發展出杵歌。 主要迎接新年的到來 達悟族 達悟族分布於台東的蘭嶼島上,為台灣唯一的一支海洋民族,人口約有3600多人(95年12月數據),由於生活環境的獨立,傳統文

文档评论(0)

wendang_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