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变形与地震活动的关系.PDF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变形与地震活动的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变形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维普资讯 第 l9卷 第 3期 (243~254) 中 国 地 震 Vo1.19 No.3 2003年 9月 EARTHQUAKERESEARCHINCHINA Sept.2003 [文章编号]1001.4683(2003)03—0243.12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变形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王 辉 张 国民 吴 云 马宏生 ’ 1)(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 中心,北京 100036) 2)(中国地震局地震研 究所 ,武汉 430071) 摘要 本文在 中国大陆及邻 区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球面上 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DDA)和近 l0年来的 GPS测量结果,对整个 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 区各活动地块 的运动和变形 状况进行 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 明,虽然 中国大陆东西部各活动地块的运动速率和应变率相 差较大 ,但位于 同一个地块 区的各个活动地块之间的运动和变形具有一定的协调性 。文 中还计 算了活动地块边界带之 间的相对运动 ,讨论 了现今地壳运动和强震活动 的关系 。发现 1988年 以来 ,中国陆区的7级 以上地震都发生在 GPS测量所给出最大剪切应变率差异大 的活动地块 的 边界带和现今滑动速率大的活动地块 的边界断裂上 。 关键词 : 活动地块 非连续变形分析 GPS测量 地震活动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板块构造理论 的提出和发展 ,各国科学工作者在不 同层次结构上对岩石圈的运动 和变形进行 了研究 。如在全球构造范围内,NUVEL.1模型给 出了全球的板块运动 (Demets,et a1.,1990),而改进 的NUVEL.1A模型更符合空间大地测量数据给 出的结果 (Demets,eta1., 1994)。对板块 内部块体间现今运动 的观测和研究是现今地球动力学发展 的热点。中国大 陆位于欧亚板块 的东南部 ,受到印度板块 、欧亚板块 、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联合作 用,构造活动非常强烈,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巨大的晚第 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将 中 国大陆分割为不 同级别 的活动块体 ,构成一个整体 的块体系统 (张培震等 ,2003)。丁 国瑜 、 马杏垣等利用基于地质学和地震学的成果对中国大陆构造活动和活动地块进行 了研究,给 出了百万年尺度内中国块体运动的平均结果(丁国瑜等 ,1991)。 随着以GPS技术为代表的空间测地技术的应用 ,国内的许多研究者给出了基于 GPS测 量结果 的中国大陆的运动和变形 (周硕愚等 ,1998;吴云等,1999;王琪等 ,2001;刘经南等 , 2001;杨国华等 ,2002)。他们的结果有的是基于连续介质的刚性假设 ,利用欧拉矢量计算 中 国大陆块体的速度矢量 ;有的是采用连续的数学方法 ,如球面函数拟合法 、双三次样条 函数 拟合法等计算中国大陆地壳的连续变形 。由于欧拉矢量 只考虑 了块体 的刚性运动 ,忽略了 [收稿 日期】2003-03.04;[修定 日期 】2003.05.13。 [项 目类别】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 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和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40074O24)。 [作者简介】王辉 ,男 ,生于 1976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读博士生 。 一T‘_lT{ _1f1ll阿■●r 维普资讯 中 国 地 震 l9卷 块体的变形 ,而数学拟合方法则假设地壳 的运动和变形方式是连续 的,从而使这些方法都具 有局限性 。由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DDA)具有稳固的弹性力学基础 ,并充分考虑到块体 系统的不连续特征 ,本文采用二维球面上 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利用 200多个 GPS观测点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