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湘潭大学2015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书1
湘潭大学土木
《基础工程》
课程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课程设计说明
(一)目的和任务
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该教学环节使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
1.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全部规定内容,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
2.设计采用计算机绘制,要求线条清晰、整洁美观,符合有关制图规范;
3.一律用计算机打印文句通顺、简明扼要,文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
二、注意事项
1. 每位同学应严格按所规定的题目和条件,独立完成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严禁抄袭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2. 图纸规格为2号,一律要求计算机绘图。
3. 做到图面整洁、布图合理,文字、数字及符号大小适当、书写规范。
4. 课程设计完成后,各人将设计图纸向内折叠好(图标部分向外翻出一角),并将设计计算书插入叠好的图纸内。
5. 设计资料上交截止时间:(由收齐交指导老师)。
三、参考文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桩基工程手册,史佩栋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基础工程,周景星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地基及基础工程,顾晓鲁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桩基础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高大钊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J 2-96.铁道部标准司科情所.1996(8)李克钏.《基础工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9)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桥梁地基和基础》.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78(10)李亮、魏丽敏等主编《基础工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400mm,荷载的标准组合为:=(600+学号后两位数字),=(700+学号后两位数字),=(800+学号后两位数字)。力矩=155,水平荷载=(10+学号后一位数字)。相应于准永久组合的竖向力,用于沉降计算。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①号土层:杂填土,层厚0.5m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1.3m,软塑,潮湿。
③号土层:黏土,层厚3.8m,可塑,稍湿。
④号土层:淤泥质粉土,2m。
⑤号土层:细砂,层厚2.8m,中密。
⑥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
水文地质条件
(1)拟建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6m。
(二)设计内容
方案一: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必作);
学号最后一位数字是1、3、9的选取角柱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学号最后一位数字是4、6、8的选取边柱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学号最后一位数字是0、2、5、7的选取中柱荷载进行设计计算。例如学号最后两位数字是32,则竖向力为=800+32=832, 水平荷载=12。相应于准永久组合的竖向力=782。
表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用于浅基础设计)
土层编号 土的名称 重度/ 孔隙比 液性指数
粘聚力
/ 内摩擦角
/° 压缩模量 / 基床反力系数/ 承载力特值/ ① 杂填土 18 -- -- -- -- -- -- -- ② 粉质粘土 20 0.65 0.84 34 13 7.5 19 130 ③ 黏土 19.6 0.58 0.78 25 23 8.4 23 190 ④ 淤泥质粉土 17.0 11 14 3 6 ⑤ 细砂 21 0.62 -- -- 30 11.8 22 250 ⑥ 强风化砂质泥岩 22 -- -- -- -- 27 54 310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
1、选择持力层
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
3、计算基础所需底面尺寸
4、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5、沉降量计算
6、设计基础剖面,并计算配筋
7、绘制施工图。
方案二:柱下条形基础或桩基础(二选一)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所示。若选择进行条形基础设计,学号最后一位数字是1、4、7的选取荷载——对应纵向轴线上的两跨基础梁进行设计,学号最后一位数字是2、5、8的选取荷载———对应横向轴线上的三跨基础梁进行设计,学号最后一位数字数字是0、3的选取荷载——对应纵向轴线上的两跨基础梁进行设计,学号最后一位数字数字是6、9的选取柱荷载———对应横向轴线上的三跨基础梁进行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ppt VIP
- 最新美的集团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方案.docx VIP
- AVEVA Marine 船舶生产设计培训中文材料 (套料).pdf VIP
- 汇川(INOVANCE)ME320L变频器说明书.pdf
- 迈向净零碳排之路—2030光储能源转型白皮书-InfoLink.pdf VIP
- 【区级联考】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护理给药制度ppt.pptx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人机工程学(西南交通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3年10月自考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docx VIP
- 公考行测送分口诀包.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