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60287 中文翻译版本第一部分.ppt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EC-60287 中文翻译版本第一部分

IEC-60287 标准基本内容的理解;第一部分 额定电流方程(100%负载系数)和电损耗计算;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是根据电缆稳态运行时所形成的热物理温度场微分方程的求解而得。 根据电缆用于交流系统还是直流系统以及敷设方式的不同,载流量的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当空气中敷设时又有直接受阳光照射和不受阳光照射之分。土壤中敷设时当电缆表面温度超过 50℃时周围土壤发生水分迁移而引起土壤局部干燥,其载流量计算公式也不同。; ;式中参数的含义: I —— 一根导体中流过的电流(A) △θ—— 高于环境温度的导体温升 (K) 注: 环境温度是指敷设电缆的场合下周围介质的温度。 R——最高工作温度下导体单位长度的交流电阻(Ω/m) Wd ——每单位长度的导体周围的绝缘介质损耗(W/m) T1 —— 一根导体和金属套之间单位长度热阻(K.m/W) T2 —— 金属套和铠装之间内衬层单位长??热阻(K.m/W) T3 ——电缆外护层单位长度热阻(K.m/W) T4 —— 电缆表面和周围介质之间单位长度热阻(K.m/W) n ——电缆(等截面并载有相同负荷的导体)中载有负荷的导体数 λ1 —— 电缆金属套损耗相对于所有导体总损耗的比率 λ2 —— 电缆铠装损耗相对于所有导体总损耗的比率;b)不受日光照射的5kV 及以下直流电缆;c)直接受日光照射的交流电缆;式中参数的含义:;2)电缆直接埋地;v- 干燥和潮湿土壤域热阻系数之比率 (v =ρd/ρw) ρd - 干燥土壤的热阻系数 (K.m/W) ρw - 潮湿土壤的热阻系数 (K.m/W) R- 最高运行温度下导体单位长度的交流电阻(Ω/m) Δθx - 土壤临界温升。即高于环境温度的干燥与潮湿土壤之边界的温升(θx-θ0)(K) θx - 土壤临界温度,即干燥与潮湿土壤之边界的温度 (℃) θ0 - 环境温度 (℃) ; 对于负荷相等、结构相同的多根电缆互不接触的敷设情况下,T4 值应利用潮湿的土壤热阻系数(ρw)计算,相互间热响应不能采用修正温升的方法计算。 Δθx 和ρd 由土壤状况方面的资料确定,根据有关土壤方面的资料和一般经验此处列出土壤热阻系数取值范围参考值: 自然土壤– 指没有发生水分迁移的普通型(如有沙土、粘土等各组份构成)土壤。 干燥土壤– 指发生水分迁移后土壤变干枯,含水率几乎处于零的土壤。 潮湿性土壤热阻系数取 0.6≤ρT ≤ 0.9 K.m/W 。 一般性土壤热阻系数取 0.9<ρT ≤ 1.2 K.m/W 。 比较干燥的土壤热阻系数 1.2<ρT ≤ 1.5 K.m/W。 根据土壤组份给出土壤热阻系数参考值: 一般性土壤 : 2.0 K.m/W。 沙(或含砂砾)质土壤: 2.5K.m/W。 粘性(或含由其它杂质)土壤:3.0 K.m/W。;b)土壤发生局部干燥场合下的5kV 及以下直流电缆;C) 土壤避免发生局部干燥场合下的交流电缆;d)土壤避免发生局部干燥场合下的5kV 及以下直流电缆;二、电损耗的计算;导体直流电阻;附录表1 金属电阻率和温度系数;b)集肤效应因数 YS;C)对于二芯或二根单芯电缆的邻近效应因数 Yp;d)三芯或三根单芯电缆的邻近效应因数 Yp;成型导体电缆;e)钢管电缆中集肤和邻近效应;附录表2 集肤和邻近效应 对 ks和 kp系数的经验值;2)绝缘损耗(仅适用于交流电缆) ;其中圆形导体电容由下式给出:;附录表3 工频下中压和高压电缆绝缘材料的相对介电系数和损耗因数值;3)金属套和屏蔽的损耗(仅适用于交流电缆);ρs– 金属套所用材质的导电率 (Ω?m) As – 金属套的截面积 (mm2 ) αs– 电阻温度系数 (1/K) θ– 导体工作温度 (℃) η– 金属套的温度相对于导体温度的比率(与绝缘热阻大小有关,一般可取0.7 ~ 0.8) ; X - 电缆单位长度金属套或屏蔽电抗 (Ω/m);b) 正常换位带电段金属套两端互连且平面排列的三根单芯电缆;c)平面排列不换位且带电段金属套两端互连的三根单芯电缆; P = X + Xm Q = X - Xm/3 X -对于两根相邻单芯电缆单位长度金属套或屏蔽的电抗(Ω/m) ;d)平面排列不换位且带电段金属套两端互连的三根单芯电缆;(2) 电缆之间的任何线段的间距变化值未知且不能预料时,按设计间距计算该段的损耗,然后人为地增加 25%,实践证明该值对铅套高压电缆是适合的。 (3)在线路带电段端部扩散的情况下,按(2)估算的裕度不够时, 建议先估算一个可能的间距按(1)方法计算损耗。;e)大截面分割导体效应;f)金属套单点互连或交叉互连的单芯电缆;对于铅套电缆,gs 可取 1, 而 可忽略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